古时候文人究竟是怎么样的 真的和电视剧一样连自己都养不过吗
还不知道:古时候文人是怎么养活自己的网友们,
文人,在我们眼里大多都是两袖清风之人,说白了就是没钱,与现代社会不同的是,我们都知道在21世纪的今天,如果你没有一个好点的家庭,那还整天游手好闲的话,那就只能等着饿死吧!反观古时候,当时的确有很多穷的叮当响的书生,也不愿意出来打工,可他们就是饿不死,那又是为什么呢?其实古时候,书生的社会地位是很高的,你别看商人能有那么多钱,实际上,论其地位,还是书生更高。
所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就是这个意思,尤其是到了晚期年间,这个时期的文人,其社会地位更是与日俱增,当地的很多土豪还会将自己的财产分发给文人墨客,只不过,并不是直接把钱塞进他们手里罢了,往往会想办法办一个大型聚会,或者是以文会友的形式,将这些文人聚集起来,比如大明朝的朱承才,他不单单是一个土豪,更是皇族成员,这样的身份是何等尊贵,钱自然也是用不完的,因此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请客吃饭。
更有意思的是,他请的文人墨客,并不是非要那种扬名立万的,也不是考上秀才之类的那种带有身份的文人,只要是文人,你就可以去找他吃饭,而且朱承才也是非常乐于与这些文人骚客打交道,据说有一次,他就举办过超大型的宴会,同时邀请了多达100多位文人墨客,而且还找来诸多歌姬前来助兴,这种情况还并不是特例,那时候很多的商人都会举行这样的宴会,对于文人而言,他们当然没有理由去拒绝这样的事情,因为不止可以填饱肚子,还能够认识更多有身份的文人或者是达官贵人。
然而在此之前,其实很多的文人墨客是瞧不上商人的,别看商人赚钱是一把好手,电视剧里也是经常演恶霸土财主陷害秀才的故事,可其实,在真正的历史上,对于书生,特别是已经考上秀才的人,他们不仅是潜力股,只有考上秀才才有可能高中状元,秀才的社会地位也是很高的,见到县太爷不用下跪,可以教书养活自己,也不用交税,更不会被强制性收编去做苦力或是参军,因此商人在他们眼里,不过就是一些俗人,粗人而已,一直到明末时期,这种情况才有所改观。
大家的眼界也都放开了,不在拘泥于地位,而那些商人也会因为结交不少文人墨客而觉得自己的地位也高了不少,脱离了世俗的铜臭气,文人们也可以借机吃饱饭,得到费用,足够自己生活,所以这些文人骚客,才能够混迹于各大宴会场所,如果有进京赶考的人,那商人更会好好对待,这就像投资一样,保不准就会有人考上功名,到时候自己家里也会脸上有光,可见当时的社会,文人的待遇是多么好,绝不是电视上所演的那样,活得那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