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通缉令真的有用吗?
古时候通缉令真的有用吗?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古装剧中但凡杀了人跑路,官府照便都会发个通缉令海捕文书。看到上面画的犯人,容貌出入差距很大,有些人很是怀疑,这样也可以?会不会太随便了一些?当然大家更关心的是,这样是否能够把人犯缉拿归案。其实我们也不能强求古时候有照相等科技产品,当时这个办法能够行得通,看看上面写了啥就明白了。
首先,还是说画像的事儿。可能大家会觉得,这画也太抽象了。但事实上官府也不指望真的就凭借这个办法抓到人,毕竟人家逃跑了肯定会乔装打扮。之所以要这样做,无非是增加一些抓捕的概率。试想一下到处都有张贴的海捕文书,对于逃犯所造成的心理震慑作用是相当明显的。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海捕文书的关键所在。其实文书上面所写的内容,才是重点。除去说明此人所犯的事情来龙去脉,还会有人犯的详细资料,比如他的出生所在地,以及他的年龄,还有相貌特征之类,这和我们现在发布的通缉令是很相似的。
再次,文书上的一句话特别重要,会承诺抓到人犯以后会得到的赏金。要知道古时候是农耕社会,普通老百姓的来钱渠道很狭窄,那时的货币相当值钱、相当经花。为此在重赏之下,就有些人(比如拳师、侠客等等)打起了这方面的心思,专门组织起来抓逃犯,赚这份白花花的银子。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也想赚这笔钱,为此他们对于举报嫌犯就特别的积极踊跃。这就说到了古时候的环境,那时候的人很少有流动的机会,只要一个地方出现陌生人,就很容易会遭至当地人的怀疑。虽然有时候也会出现笑话,但当地人的这种举报行为,使得逃犯轻易不敢露面,藏匿的难度也由此大大增加。
因为古时候想出门是需要凭证的,否则既过不了卡,也进不了城。即使浑水摸鱼成功,侥幸逃到了一个地方,想长期生活下去是不可能的,总不可能一直住在店里吧,那样肯定会遭到店小二的怀疑。因为古时候有连坐制度,店家在这方面也是特别谨慎的,肯定不会为了蝇头小利而让自己大祸临头。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也明白了,古时候的海捕文书之所以管用,完全是当时的环境所决定的。我们看古装剧也是这样,那些逃走的人,很快就都被捉拿归案了。当然了,古时候也没有太高的科技甄别,有些为了赏金制造的冤假错案也是在所难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