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天下大乱手握重劝的人物为什么都不愿意称帝 难道说他们没有野心吗
还不知道:第一个称帝的下场的网友们,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三国那段历史。
说到三国,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正如歌词里唱的“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诚然,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那个时代,涌现出了一大批声名赫赫的英雄人物。他们或崇文或尚武,更有甚者,文武双全的杰出人才比比皆是。人们总喜欢说时势造英雄,但是,有时候英雄又何尝不是在造时势呢?
事实上,这二者之间并没有绝对的主从关系,更多的时候,它们都是彼此依附、相互成就。可以说,那段动荡不堪的岁月,为这些人提供了大展宏图的机会。与此同时,这些人也在竭尽所能,为这个时代添上一抹不一样的色彩。
笔者阅读三国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三国历史上,那些参与逐鹿天下的英雄人物,都只敢自封为王,而不是自称为帝?要知道,裂土封王可没有自称为帝来得风光。那么,这些手握重权的英雄人物,为什么都不愿自称为帝呢?是他们真的没有宏大的野心吗?
国外的某位将军曾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都不是好士兵”。这句话应用到三国这些野心家们的身上,同样适用,既然都已经选择了列土封王,那么,这些人最终必定朝着全天下最尊贵的位置去努力。所以说,不想当皇帝的野心家,又怎么算得上是一个优秀的野心家呢?
既然人人都能看出,这些人是冲着九五之尊的大位去的,那么,他们为什么又不敢称帝呢?想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当时率先称帝之人的下场吧。看完之后,想必大家心中的疑问,也就会不复存在了。
说到三国时期第一个染指帝位的人,想必大家都知道,是的,此人姓袁名术。
众所周知,汉朝末年,由于长久以来国家积弊难除,整个皇权构架已经是摇摇欲坠。皇权受到挑战,自然意味着皇帝再也没有了掌控天下的能力。
此时的皇帝,不但掌控不了地方,甚至,连中央的控制权也基本失去了。面对这样一个懦弱无能的皇帝,自然有一些能干的朝臣跳出为国分忧。那么,他们为国分忧的方式到底是什么呢?在这不多说想必大家也都明白,正如大家所料,他们运用的套路和历史上众多权臣是一样的。
这些人先是打着为君分忧的幌子,将朝中大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从而,一步步架空皇帝,让其成为一个有名无实的傀儡。虽说,皇帝依旧坐在龙椅之上,但是,众人心中都明白此时的国家,基本上已经算得上是易主了。
在皇帝掌权的时候,多数人并不敢乱来,毕竟,那龙椅上坐的可是天命所归之人。无论是害怕天下百姓的舆论攻击,还是他们自身所受到的教育,都不允许他们做出以下犯上的事情来。可是,当皇权旁落的时候,这些人可就没那么多顾忌了。
他们大多都会这样认为:既然有人能够通过控制皇帝来独揽国家大权,那么,自己为什么不可以顺势分一杯羹呢?毕竟,皇帝轮流做,说不定哪一天就轮到自己了。
或许正是抱有这样的想法,众多小有势力的人都开始了割地为王。而袁术便是其中之一,此人的出生算得上是比较显赫的了。据史书上的记载,他出生于号称“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一族。在那个贵族垄断官场的时代,他这样的出身注定了他只要智商不是太令人着急的话,其日后基本不会混得太差。
事实也确实如此,自从进入官场之后,他最辉煌的时候,曾做到了后将军。如果,不是身处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或许他会安安稳稳的在官场上混一辈子,继续延续他们袁氏一门的荣耀。可是,事情永远在朝着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
,随着各方势力的异军突起,他也渐渐的不安于室了。
由于,他不肯接受董卓的拉拢,不得不冒险逃到南阳。跑到南阳后,他渐渐开始培养起了自己的势力。当时的南阳,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地方,他刚刚入主南阳的时候,此地人口将近数百万。在那个人力就是生产力、战斗力的时代,他可谓是抓了一手好牌。
可是,有的人即使抓了一把好牌,也能将其打得乱七八糟,袁术恰恰就是这样的人。
此时,大权在握的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治理好这个地方,然后,以此为据点攻略天下。反而一心想着通过鱼肉百姓,横征暴敛来满足自己的贪欲。如若他只是贪图享乐,骄奢淫逸的话也就算了,毕竟,这是很多人的通病。但是,他身上的毛病显然不只这些,他不但为人刚愎自用,而且,还有很重的疑心病。
当朝廷派大军来讨伐他的时候,他派遣了自己最得力的干将孙坚去迎敌。在孙坚的带领下,他麾下的士兵一路势如破竹,将讨伐他的大军打得节节败退。自己手下的将军作战勇猛,原本是一件难得的好事,可是,此时的他却听信了小人的挑唆之言。所谓的功高震主,从来都不是说说而已。
孙坚立下的功劳越多,袁术对此人的忌惮就越深。他害怕有一天自己手下这位勇武过人的将军,会取代自己,毕竟,在这样一个乱世,实力才是王道。怀着这样的心思,他开始拼命扯孙坚后腿。自古以来,打仗都讲究“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可是,负责后方粮草押运的他却不再给孙坚提供粮食了。
虽说,在孙坚的强烈谴责下,两人又再次结成了同盟。但是,嫌隙已经滋生,从此之后,两人恐怕再也回不到当年的赤诚相待了。从他对待孙坚这件事情上,我们不难看出,此人并不是一个有大格局的人,因此,注定了他日后成不了一代明主。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此人虽有几分小聪明,却并没有什么大智慧。当然,这么说并非信口开河,事实上,他之后的一系列作死的行为,恰恰印证了这种说法。
为什么说他一直在作死呢?这还得从他得到孙坚质押的玉玺上说起。
原本,两人也算得上是患难与共的亲密伙伴,可是,他后来的一系列行为,却让孙坚意识到:此人并非明主。如若还是一心追随他的话,将来恐怕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所以,孙坚一心想要脱离袁术的控制,但是,上了贼船又哪那么容易下去呢?孙坚想要顺利的从他身边离开,自然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于是,孙坚拿出了一个筹码,就是自家祖传的传国玉玺。想必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古时候,玉玺可是帝王权力的象征。如果,手中没有玉玺的话,即使是登上了皇位,也会显得名不正言不顺。所以,拿到玉玺之后,袁术高兴坏了,心想这就意味着自己离帝王之位又近了一步?
作为一个雄踞一方的大军阀,他自认为自己是要钱有钱、要人马有人马,现如今,连玉玺都落在自己手里了。这不恰恰意味着自己就是那天命所归之人吗?一系列的外在因素,导致他头脑发热,此时的他已经彻底飘了。他渐渐开始放纵自己的野心,最终,在野心的驱使下他竟然冒出了一个大胆的念头。
那就是:自立为帝。
上司头脑发热,但是,他手下的人可都清醒着呢。面对他的这一大胆行为,他的部下自然是极力劝阻。毕竟,他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上司作死?如若上司一不小心把自己给作死了,那么,作为他的下属必然也落不到什么好下场。所以,一些人极力想打消他这一荒唐的念头。
但是,常言道,胳膊怎么拧得过大腿?最终,他的部下还是没能阻止他作死。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二月,袁术竟然真的称帝了,还在淮南有模有样地建立起了所谓的“袁氏王朝”。建号仲氏(又称仲家),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置公卿百官,郊祀天地。
登上皇位之后,他想的既不是怎样将自己一手创立的王朝发展好,也不是趁自己势头正猛的时候,对外扩充实力。或许,他并不是没有一统天下四海臣服的野心,只是,他被眼前的富贵遮住了眼,迷住了心。他一心沉湎于当皇帝的喜悦之中,他开始大肆封赏自己的妻妾和孩子。
所谓的封赏,当然不只是简单加封一个看起来好看,却没有什么实际作用的封号,而是必须要赏赐明晃晃的真金白银。那么,这笔钱从哪儿来呢?在他一直以来的挥霍下,国库肯定没有这么多钱,所以,最终这笔钱还是分摊到了百姓身上。
在他的横征暴敛下,以他为首的皇室成员,以及很多手握大权的贵族成员,自然过着无比奢侈的生活,可是,下层人民却因此生活的苦不堪言,前线的士兵挨饿受冻,百姓更是陷入了易子而食的悲惨境地。
就这样,袁术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事情到了这一步,他仍然不思反省。当然,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短短两年的时间,他就将自己原本开创的大好局面,败得一干二净。曹操、刘备、吕布、孙策四路人马杀向寿春城,大败袁术。眼看着自己大势已去,他终于开始正视自己的问题。
当然,此时他心里也明白,自己的这个皇帝是无论如何也当不下去了。正所谓,便宜自己人总比便宜外人好,眼看自己已经快到穷途末路,他索性将玉玺和皇帝的称号,都送给了自己的哥哥袁绍。然而,即使是抛弃了皇帝的称号,他最终还是没能逃过联军的清算,联军依旧乐此不疲地讨伐他。
最终,在大军的步步紧逼之下,他落得个吐血惨死的下场。同样的,从他手中接过玉玺的袁绍,下场也并没有比他好多少。从这两兄弟身上,后人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在那个时代,想要当皇帝并不难,毕竟,只要手中稍微有那么几分势力,你就可以给自己冠以皇帝的称号。
但是,称帝之后,想要牢牢守住皇帝的位置,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所以,那些军阀们都明白,自己可以割据一方,也可以疯狂地掠夺他人的领土。甚至,可以自封为王,这一切都是允许的,毕竟,即使自封为王,自己也仍旧是大汉王朝的子民,他们甚至可以借此向全天下的人表明自己的心是向着大汉王朝的。
可是,一旦自立为帝,那么,这性质就完全变了,他瞬间就会变成全天下人的靶子。正所谓:“枪打出头鸟”,有心角逐帝位的人,自然没有谁是傻子,他们心里都明白,皇帝的位置其实就是催命符,谁坐谁倒霉。所以,这些人尽管都觊觎着这个位置,却谁也不敢率先出手。
毕竟,一旦称帝,那可真的就成了乱臣贼子了。这样一来,不但朝廷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统治地位派兵讨伐。甚至,连那些同样对皇帝的位置虎视眈眈的人,也会集中火力来对付你。人都会有这样一种心理,那就是:我做不到的事情,其他人也不能做到。
当所有人都处于同一阶层的时候可以相安无事,可一旦谁从这个阶层中脱颖而出,那么,这个人便注定要成为众人仇恨的目标。
看到这,想必大家都明白了为什么三国时期,那么多人想当皇帝,但是,他们却始终不敢称帝的原因了吧?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皇帝的位置人人想要,但是,无论如何那个位置也只有一个。如此看来,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得低调!只有低调的人,才能走得更远,站得更高。
参考资料:
【《三国志卷六·魏书董二袁刘传第六》、《后汉纪·孝献皇帝纪卷第二十六》、《三国志 吴书 孙破虏讨逆传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