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碎银子到底是怎么样的 碎银子是怎么出现的呢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古时候碎银子的文章,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古装剧中常有这样的场景:江湖大侠在酒楼里吃完饭后,随意在桌上放一锭银子就起身离去,小二在身后点头哈腰、千恩万谢。

  这个场景在古时候基本是不可能发生的,除非这些大侠一个个都身负巨款、无处可花。要知道在古时候,白银是贵重物,其购买力是非常巨大的。《红楼梦》中贾宝玉一个月的零花钱才二两银子,这还是清代银子贬值后的结果。而一户普通人家一年花销最多也就10两左右,这种随手就是一锭银子的江湖侠士可真是太稀有了。

  碎银是怎么出现的?

  在古时候,即使是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的朝代,百姓们也多数以铜钱作为货币。只有那些消费巨大的高档场所才会常用银子进行交易。

  不过,银锭的铸造都是有规格的,官府或钱庄为了方便存储、运输,往往将银子铸造成为整块的银锭子,还会在上面铭刻铸造时间、重量等。但显然这大块的银锭子价值太高,并不适宜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购物交易,所以也就出现了碎银子。

  碎银子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整锭银子剪碎;另一种是在采银矿的时候直接获得的细碎银块,或者银质器皿直接踩扁或摔碎当银子用。

  老道的商家凭经验手感就能说出你的碎银子是几斤几两。分辨不出来也没关系,有专门剪开银子的的“夹剪”和称量银子的“戥子”。

  戥子:学名戥秤,是一种宋代刘承硅发明的衡量轻重的器具。据说当时宋朝主管皇家贡品库藏的官员刘承硅,鉴于当时一般的木杆秤计量精度只能精确到"钱",远远不能满足贵重物品的称量,于是经过潜心研制,首先创造发明了我国第一枚戥秤。

  顾客需要购物的时候,拿出银子,计算出需要的银子,然后剪下一小块,称量其重量是否合适,进行交易。如果拿出的是整个银锭子,这么剪开就成了碎银子。如果本来拿出的是比较大块的碎银子,这么一剪自然更细碎了,还出现了更小的“银角”。没有剪刀也不要紧,银子很软的,甚至用牙齿也能咬下来。

  《红楼梦》中就有着剪银子的描写:

  宝玉道:“拣那大的给他一块就是了。又不作买卖,算这些做什么!”麝月听了,便放下戥子,拣了一块掂了一掂,笑道:“这一块只怕是一两了。宁可多些好,别少了,叫那穷小子笑话,不说咱们不识戥子,倒说咱们有心小器似的。”那婆子站在外头台矶上,笑道:“那是五两的锭子夹了半边,这一块至少还有二两呢!这会子又没夹剪,姑娘收了这块,再拣一块小些的罢。”

  不过,古时候的碎银子也不是完全称好重量就够了的,银子也有掺假的。有些人在制作银子时会添加锡和铅一类东西,导致银子成色不足,所以商家收到银子后不仅要称重,还要换算成色以计算银子的实际价格。

  碎银重铸为银锭

  碎银子一般积攒了一定数量之后会铸为银锭。银匠在代人铸银成锭之后,收取加工费,称之为“火钱”。在明清民间,也有专门兑换白银的店铺:倾银铺。

  把散碎的碎银兑换成大型的银锭,或者把大银锭敲成散碎银两,这家店铺都可以提供服务,然后收取一定的费用。这一类店铺,在冯梦龙的《三言》小说里出现多次,可见在明末的时候,就已经非常普及了。

  自万历年间推行一条鞭法起,老百姓交税主要是交白银,但交上来的多是散碎的银两。官府要将税银上交入库时,必须要将碎银熔铸成标准的官银。从碎银到官银,这之间自然会发生损耗,这部分损耗称为“火耗”。

  不过“羊毛出在羊身上”,这部分自然也由老百姓买单。不过,“火耗”究竟该收多少是没有具体数的,时间一长就成为官吏敛财的手段,能多收就多收,多出来的火耗便被官吏据为己有了。明清年间老百姓负担的“火耗”,有时能超过正税的数倍。

  碎银流通起来确实不如铜钱方便。第一是因为没有固定面值,所以使用的时候需要用专门的秤来称重;第二是市面上流通的碎银成色不一、有好有坏,所以在兑换的时候要根据成色逐一换算,如果信不过,还要找公估局进行鉴定。不过,碎银在出远门时和购买大量或者贵重物品时还是更有优势的,毕竟不可能总是带着大量的铜钱出门买个东西。

  白银正式成为中国主体货币是在明代万历九年改革一条鞭法后,这也开启了白银中国时代。白银货币地位的确立,不是取代铜钱在基层社会和民间交易中的使用,而是将以铜钱为基准价值尺度转化为以白银为基准价值尺度,这也是经济发展下的一次大胆改革。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