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守城士兵为什么要费力的丢石头和木块 直接推倒梯子不是更好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时候攻城梯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欣赏。
在中外古时候历史中,战争是改朝换代永恒不变的主题。在不少的影视剧中,有不少展示古时候军事中攻城略地的场面,而在攻城战中,攻方军队往往会在守方城墙上架起梯子,然后攻方的士兵便像潮水一般攀上梯子往城墙上攻,而守方军队就用滚木、石块阻止他们的进攻,看到这里,就有几个疑问?首先,古时候战争为什么一定要攻占城池呢,遇到城池不容易进攻的,绕过去不就行了吗?再有就是在攻城战里,为什么守方士兵不直接把云梯推倒,反而浪费力气扔石头、木块,这样不是更加有效果吗?
原来,在古时候战争中,攻方将领们一定要攻占城池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在拿下城池之后,己方军队能够得到驻扎的根据地,有了根据地后,不单单能获得充足的补给,同时因为拥有了城池及城池的附属领土后,才算是真正占领。
因为古时候战争不似现代战争这样有强大的武器火力,大规模军队作战的机动性不足,如果军队绕过那些不易攻占的城池,继续往前推进往前推进的话,一旦再次面临困境,很容易就被切断与后方的联系,将会遭受腹背受敌的局面,在兵力支援和粮草补给方面就会出现被轻易拦截的风险,这样对己方作战形势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古时候战争中将领往往不惜大规模的牺牲兵力,也一定要攻破城墙守卫,从而攻占城池。
出于这样的原因,在战争中士兵源源不断,仿佛不怕死一样的爬上云梯的做法就不难理解,毕竟军令如山,一定将领发布了攻城命令,如果不执行就等于逃兵,一样人头不保的。可为什么那些守城士兵在攻方搭梯子进攻城墙的时候,不去把梯子推倒,反而是往下面射箭、扔石头,虽然这样也能起到阻挡进攻的作用,但保不齐就有一些运气好没被砸下去的攻了上来,万一他再有些身手,这城墙不就失守了么?
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那即是:谁推梯子,谁是傻子。那为什么这么说呢?
事实上,如果用来攻城的梯子被称为云梯,它根本不是跟我们家里用的或者是装修、修缮屋顶的梯子一样,如果真的是那样的梯子,守城士兵不推才真的是傻子。战争里攻城战用的云梯,不是像我们平时见得那种旁边两根大柱梁中间夹着很多脚蹬子的那种梯子,而是一种被专门研究出来,作为军事用途的攻城机械,在战争中是很难推倒的。那云梯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云梯在古时候不是家用的梯子,而是专门用于战争的器械,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用来帮助攻方士兵翻越城墙的。它是由春秋时期鲁国的巨匠鲁班发明的,它的造型也与一般的梯子不一样,它的下面是带有轮子的,下方是安装在攻城车上的,在使用时可以推动前行,因此也被称为"云梯车"。
在后世使用时,又被加上了很多附属机械,比如为了阻挡从城墙上扔下的石块,在底部攻城车顶加装了防盾,用来保护操作攻城车的士兵;也有为了能破守方士兵的防御阵线,把攻城车改造成了绞车;也有的在云梯车上加装了抓钩,大大提升了攻城士兵的攻城效率;甚至还有的增加了滑轮升降设备,类似于我们现在使用的升降梯,这种设计很大程度上使云梯车的使用更加便捷。不得不说,古人在工程机械制造上表现的智慧是很值得现代人学习的。
当然,云梯的使用随着历史的推移,在战争中的反复运用,也得到了很多用途上的发展。比如,在宋朝时,云梯的结构有了很大的改进,把原来的整体云梯的中间改造成了转轴式的折叠结构,在将云梯车推进至城墙下之后,可以很方便地展开使用,这样不仅方便了攻城士兵操作云梯车的难度,也避免因为目标过大而受到过早的攻击。同时,在宋朝时期,云梯的使用形式也出现了很多变化,在云梯的副梯部分,也就是用来最后攀上城墙的部分,出现了飞梯、蹑头飞梯等等,尤其是飞梯,这种设计让士兵如果能够接近城头,能够快速的进入城墙,大大增加了攻城战的简便程度和速度。
云梯车一直到现代都在发挥着作用,比如楼顶防水设施修理、太阳能安装、高空广告安装、消防救援等等方面都有运用,用途非常广泛,是很多高空作业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