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士兵在拿到军饷之后 古人又是怎么处理这些钱的

  对古时候军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时候军饷不是银子就是铜钱,士兵拿到钱后怎么办?古人又是怎么处理的?

  军人不管是在哪个时代都是一个高危行业,上了战场的士兵很大可能都会有去无回,在士兵死后身上的物品要么被敌人收刮当作战利品,要么被战友收走。在战场上的士兵也是了解这个道理的。

image.png

  所以不管是给了战友还是让敌人收刮都不划算,还不如把这笔军饷让给自己的亲人,这样一来在战争中死去的话,也没什么影响了。不过每个朝代的制度也不一样,越是早期的年代,征兵制就越普遍。

  到了后期大多则是实行的募兵制,征兵制就是朝廷强制要求当兵,士兵自己携带私人物品,朝廷赋予武器,但是军饷是没有的,没有军饷的情况下,士兵凭什么为朝廷做事呢?

  实际上就是利用免除全家的赋税这个好处来抵消军人的军饷。在战争后士兵或者士兵的家人免除赋税。不过因为征兵制朝廷没有赋予粮食等消耗品,所以士兵身上还是得装着银子用于战争期间的消费。

  不过一般都不会携带太多,只会携带足够自己生活开销的金钱,能省则省,这样一来即使战死沙场,损失的钱财也不多。其次大军作战时一般不会出动所有兵力,而是会在后方准备一支辎重部队。

image.png

  在唐代,所有士兵都会有一个随军背袋,上面有标注归属人,相当于这支部队负责帮他们保管,也不怕与其他的士兵混淆。而募兵制则是以当士兵作为自己的职业,朝廷会给士兵发放军饷。

  在从军期间,一切开销都是由朝廷负责,长期如此,士兵基本上开销都由朝廷负责了,又可以拿多出来的军饷,很容易攒到钱,很多士兵攒到这笔钱之后一般都托人带回给家人,毕竟在部队中基本用不到钱,都让朝廷负责了。

  不过也有部分士兵没有家室,自己攒下来的军饷只能留在军营中,留来以后娶妻生子,或者留来自己想买东西的时候买个痛快。而且大多数士兵其实不怎么受军纪的管理,很多时候会从战死的尸体,或者老百姓家中劫掠一些钱财。

  这也成为了部分人从军的原因,而很多时候因为士兵有这种心态,作为将军的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手下劫掠烧杀以提高士气,三国时期的董卓也干过这种事情,甚至有时候还以这种事情作为招兵的宣传。

image.png

  而中国历史上很多次外族入侵干过更多类似的事情,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所以很多士兵在开展之前都会把自己手上的所有钱财都收好寄给家里。

  根据上面所说的,不管是募兵制还是征兵,在古时候的士兵收入其实都不高,朝廷所给的军饷并不多,征兵制更是完全没有军饷了,所以士兵们才会在战争中劫掠敌人或者平民的财产。

  在战争中所攒到的钱一般都会留一些在军营中或者寄给自己的家人,就算自己战争中表现良好被朝廷所恩赐,士兵们也会想办法把这笔钱花掉,毕竟军营中想要存放财产并不安全。

  根据历史记载在唐代时期就有过黑心军官了解有一些士兵存有大量的金钱,所以想方设法把士兵害死,然后再独吞这些士兵的钱财。在古时候征兵制度下所效命的士兵,其实很像现代的在校大学生。

  自己的衣食住行都在家里出钱,虽然在校期间表现良好可能会有补贴,或者自己能做做兼职赚点小钱,但是总体来说都不多。而募兵制度下的士兵则像上班族,有着固定的收入,并且在公司期间的消费都可以报销。

  惋惜古时候没有现代这么先进的支付方式,那个年代老百姓们要携带一大笔钱还是很困难的,更别说从军者需要携带着大笔的钱财东奔西走,如果拥有现代高效的支付方式金钱储存方式的话,或许对于金钱的管理就不会那么困难了。

image.png

  总结:总的来说,征兵制度下是属于义务服兵役,算是强制性的,有人上了战场勇猛杀敌也并不是为了钱财而是为了立军功,增长自己的声望,让自己走上一个更高的地位,就算阵亡了也不会有什么补贴,最多给家属通知一下。

  而募兵制度下都是一统由军营发军饷,如果士兵阵亡了,一般会叫同乡带回去给阵亡士兵家属,不过古时候的信息传播太慢,有时候士兵阵亡家属也不一定了解,这些军饷能不能到家属的手中只能看军营军官的人品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