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什么官员可以上朝 早朝又有什么步骤
大家好,这里是为什么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古时候上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有诗句“从此君王不早朝”写的是君王由于沉溺于美人姿色,第二天也不上朝。唐玄宗晚年时杨贵妃刚刚入宫,为了美人开心,唐玄宗也懈怠了朝政。如每年的年终总结一般,皇上也要和臣子们开会商议朝政,这便是上朝。早朝顾名思义就是早上的上朝,也是上朝的一部分。像朱元璋等勤于政事的皇帝对早朝都特别重视,那么在古时候官位要多高才能参加早朝?早朝又有哪些步骤呢?
唐朝有记载,凡事在京城的九品以上官员,每个月的初一十五都要参加早朝,唐朝最低的官位便是九品。京城每天都要参加早朝的官员并不多,大都是是五品以上官员。唐朝的五品以上地方官如果得到皇帝召见或者入京述职时便有资格参加早朝,地方五品以下官员要是想参加早朝那便是天方夜谭。“一日之计在于晨”,唐朝上朝时间大概就在公鸡打鸣那时。早朝也不是全年无休,日日都要去的,休假和节假日不用参加早朝。
宋朝宋神宗将早朝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早朝除了常规的每天参加,还有一号、五号参加、初一、十五参加。重要的官员要掌管和处理要紧事务的官员自然是每天要参加早朝,不然很容易耽误朝政。事情没这么要紧的官员,包括三省和御史台官、寺监正副长官称作六参官,逢一日、五日才参加早朝,朔既每月初一,望既每月十五,朔参官和望参官便是在每月的初一、十五才要参加早朝,包括寺监丞、大理评事及以上,和暂时没有任务在身的官员,又统称为“两参官”。宋朝社会安定以后,百姓安居乐业,边境也无人来犯,国家政事不多的情况下皇帝也慢慢减少了早朝的次数,较为勤于政事的皇帝隔天便会举行一次早朝以了解政事,有些皇帝懈怠起来一个月也举行不了几次早朝。贬黜出京在唐宋来说是一种很严厉的处罚,不在京城做官意味着不能参加早朝,则朝堂之上的消息不能及时得到,仕途上就很难有所升迁。
朱元璋工作努力各朝各代都有人赞扬,朱元璋时期官员参加早朝的次数也最多,几乎每天都要参加。明朝参加早朝的有官位较高的例如六部尚书等,也有官位较低的言官例如检举大臣的六七品小官。
清朝官员上朝时则界限分明,一品以上官员才能见到皇上且站在殿内,二品和三品官员只能远远看着皇上,也不能站在殿内。三品以下官员要想参加早朝也只能做梦了。清朝举行早朝的次数相对明朝来说少得多,名义上十天才举行一次,但清朝有的皇帝为了更加了解政事还会举行“午朝”。
明朝上早朝的官员管理很严格,为了防止不轨之人别有居心,上朝都要带牌子入宫,且要在鸡鸣前两个小时就在门外等候,可想而知官员们起得有多早,为了不用这么早起,大多数官员只好选择住在皇宫城南。官员们从午门旁边的左右门进入,午门是皇帝用的。皇帝面前不能失了规矩,群臣们进入时争先恐后便坏了规矩,入朝顺序也就这么被制定出来了。
午门上的钟鼓有宦官掌管,鼓响的第三次大概就是凌晨五点,百官们就要排好队等着门开,在敲一次钟后,文官在左、,武官在右进入。等皇帝到了后,臣子们自然要行大礼包括叩拜磕头。行完礼早朝便正式开始了。官员会先向皇上禀报入京谢恩的官员人数和离开京城的官员人数,如果此时正好有军事活动紧接着上奏的就是边境战报。最后便是各官上奏皇帝。早朝期间会有纠察御史在旁记录官员言行,任何言行无状的行为都会被记录然后被打“小报告”。“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大家都没什么事了就可以散了,皇帝也要去批折子,臣子们也有活要干。
早朝规矩很多很繁琐,且一个不小心就会被记录下来然后向皇上打“小报告”,有些皇帝也觉得太繁琐所以不想举行早朝活动,也有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但早朝活动举行得是否频繁不是评判这个皇帝是好皇帝的必要条件,早朝举行次数只是做皇帝是否勤政的一个小方面,但如果坚持举行早朝的皇帝的确是一个好皇帝,比如朱元璋,就算天气恶劣也坚持早朝。你对早朝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