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女子为什么要主动给丈夫纳妾 其中一点就是为了巩固家庭地位
大家好,这里是为什么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古时候夫妻故事,欢迎关注哦。
古时候女人也是女人,人性是相同的,从心眼里,没有哪位妻子愿意与别的女人分享丈夫,只是环境不一样,思想基础就会发生巨大差异。所以,不能拿今天的思维角度,去衡量古人。
从大环境上讲,古时候男子纳妾是法律允许的,也是有身份的人必须要做的,女人愿不愿意都要接受。对嫡妻来说,丈夫纳妾不可怕,休妻才要命。另外,基于利益角度考虑,女人有时候还不得不主动替丈夫纳妾。
01古时候男权社会的法律体系,允许男子纳妾
现代社会有婚姻法,规定了男女婚姻关系,中国如今是一夫一妻制婚姻关系,在很多国家依然保留了一夫多妻制。中国古时候虽然没有婚姻法,但是对婚姻关系还是有相关条文限制的。比如婚姻要有“三媒六证”,比如休妻的“七出”(可以休妻的七种情况)条款等等。
中国自西周开始,婚姻制度一直执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妻虽然只能有一个,妾不作数量限制。之所以有这个规定,其实是贵族阶级的特权。表面上看,平民也可以纳妾,但实际上平民能正常娶妻就算不错了,根本没几个人有能力纳妾。
所以,本质上讲,纳妾规定是贵族阶级“性特权”,和家族繁衍壮大的需求。有人说,中国古时候历史,就是贵族阶级的历史,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特性表现得非常明显。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它在婚姻制度上,得到了体现。
在男权社会和阶级特权社会,女人的地位,几乎沦落为传宗接代和性两项功能。自西周至清末,三千年历史,有几个女人敢对纳妾制度说不?
独孤皇后不允许隋文帝跟别的女人生子,也做不到隔绝隋文帝亲近别的女人;房玄龄的夫人因为抗拒唐太宗给丈夫纳妾,不惜服毒,被讥讽为“醋坛子”。
按照古时候法律,女人不允许男人纳妾,就叫“妒妇”,妒妇在“七出”之列,男人可以以此休妻!所以,女人们从小就被教育:我们生下来就是男人的附属品,纳妾没关系,别被休了就好!
02嫡庶的地位差别,是女人容忍丈夫纳妾的缓冲器
三个女人一台戏,妻妾多了家庭矛盾肯定少不了。为此,周公特地制定了宗法制,规定了妻和妾之间的关系:妻是唯一的女主人,妾是男人的财产;妻生的儿子叫嫡子,有继承权,妾生的儿子叫庶子,没有继承权。
这个规定,本质上还是为了维护男权社会的家族利益不被分割,但客观上却给“妻”带来“红利”,也成了女人容忍丈夫纳妾的缓冲器。
当今社会,产生了不少甘愿给其他人当二奶的拜金女,甚至羡慕古时候人一妻多妾。这是一种无知的想法,她们根本不知道古时候的妾,地位是如何低下。
妾,这个字就说明了一切。妾,本意是有罪的女人、受刑罚的女人。妾在一个家庭中,不光享受不到权利,她甚至都不算人,只是家庭财产。所以,主人可以随时将她卖掉,或者送人。
在一个家庭中,妻殴打虐待妾,那是很正常的事,丈夫一般情况下不会管,这是女主人的权利。正因为如此,对女人来说,丈夫纳妾不要紧,只要自己嫡妻的位置不变就行。
03封建礼教,让女人们“甘愿”接受丈夫纳妾
法律对女人“强制”压迫,妻妾差别让女人“被动”接受,礼教则让女人“半自愿”接受丈夫纳妾。
中国自春秋时期就有女德教育说法,这本来不是坏事,男人有男人的道德准则,女人有女人的道德规范。可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女德已经脱离了女性个人修养的轨道,被强加了很多不公平的社会属性。比如女人对男人要绝对服从,要自觉维护男尊女卑,要把贞洁看得比命还要重要,等等。
道德规范的杀伤力往往大于法律,在法律面前,房夫人还敢拼死一搏,在道德面前,谁敢说半个不字?舆论的谴责比刀子还狠,心里千般不愿意,表面上也要笑盈盈地接受,以显示自己德行高尚,值得其他人尊敬。
古时候如果哪个女人阻止丈夫纳妾,即使不被休掉,也会被舆论骂惨了,就跟女人自己做了丢人的事一样。这道枷锁,几千年来代代相传,无法摆脱。
04出于利益的考量,女人们常会主动帮丈夫纳妾
最后一个因素,竟然是女人真心的主动帮丈夫纳妾,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种:
1.嫡妻不能生育
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妻子不能生育,按“七出”规定,丈夫是可以休妻的。这种情况下,妻子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替丈夫纳妾。
一把情况下,妻子会让自己的侍女、陪嫁丫鬟,甚至同宗姐妹代替自己生孩子,生下的孩子大多会过继在自己的名下为嫡子。妾室大多也愿意,一来身份提高了,二则自己的孩子成了嫡子,有继承权了。
比如宋仁宗的母亲李宸妃,原来就是皇后刘娥的侍女。刘娥不能生育,让李氏代自己伺候宋真宗,生下宋仁宗后,过继在刘娥名下,做了皇太子,两厢皆大欢喜。
2.嫡妻无法尽义务
如果妻子身体不好,或者丈夫常年工作外,又无法携带家眷,妻子无法照料丈夫生活。这种情况下,妻子一般会给丈夫纳个妾,代替自己照料丈夫的生活起居。
还是以宋朝为例,北宋党争严重,官员动不动就贬谪、外放,调动频繁。官员们上有老下有小,无法都带着他们,只能独自赴任。比如苏东坡的小妾朝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由夫人撮合收纳。
3.嫡妻为了巩固家庭地位
丈夫的妾室多,难免会产生争风吃醋,嫡妻往往因为年老色衰,在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为了弥补差距,有时候嫡妻会主动给丈夫纳妾,以对抗别的妾室。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唐高宗时期,在王皇后与萧淑妃的争斗中,落于下风的王皇后,想出了以武则天入宫,结伙对付萧淑妃的主意。在王皇后的操作下,武则天果然从感业寺蓄发还俗入了宫。没想到此举是前门去虎后门引狼,结果王皇后和萧淑妃,双双死在武则天手下。
古时候贵族嫁女,有媵妾陪嫁的习惯。所谓媵妾,就是以宗族女子或贴身丫鬟陪同,一起出嫁,陪嫁的女子统称媵妾。媵妾习俗,其实就有“报团取暖”的意思。比如《芈月传》里的芈月,就是作为芈姝的媵妾,随嫁秦国。
总之,古时候女人对丈夫纳妾的问题,不能以今天的视角看待。从人性角度,除非迫不得已,没有哪个女人愿意跟其他人分享丈夫,实在是古时候婚姻制度和文化约束,导致女人或被动,或主动选择接受丈夫纳妾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