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没有照片和人脸识别 古人是如何杜绝替考的现象的
古时候科举作弊的网友们,古时候没有人脸识别,又没有照片可以辨认,古人是怎么杜绝替考现象的?
有考试就有作弊,在众多作弊方法中,替考可以算是最简单粗暴的一种。即使如今防作弊技术不断完善,面部识别加指纹验证,每年大大小小的考试中,还是有不少替考者被抓。
那古时候科举考试连照片都没有,又怎么确定考试的就是考生本人呢?要说杜绝替考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数量并不会太多。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科举考试防替考是有心理、律法、技术三方面保障的。
首先我们聊聊心理问题。
严格意义上讲这不是古人刻意设计的防替考方法,而是一种正常的心态,那就是大多数乡试以上的考试,根本找不到愿意做“枪手”的替考人。
受一些不靠谱的影视剧影响,很多人以为读书人就是秀才,秀才就能直接进京考状元,其实完全不是这样。
古时候科举考试至少分为四个层级——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童试又分好几场,比如明清时分县试、府试、院试三场,都通过的人才能称为童生,再经过一定的考核才能参加乡试,通过成为举人;再通过会试称为贡士;再参加殿试,排名分三甲,称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由于只要通过了乡试,成为举人之后就有了做官资格,运气好的可以直接被选为县令,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几乎没人愿意在乡试以上的考试中帮你替考!
因为没能力考上的人去替考了也没用,而有能力考上的人为什么不自己考试去做官呢?毕竟当了官那可就飞黄腾达了,谁还稀罕你给的几个臭钱?所以,绝大多数的替考都只能发生在县试、府试、院试这几场童试中。
童试中真有不少作弊的,毕竟很多通过童试的秀才也没有能力再进一步考取举人,加之家境贫寒,自己又手无缚鸡之力,于是有钱人孔方兄运作一下,自有穷秀才帮忙替考。
在利益面前能让一部分人望而却步的,就要属律法了,这能起到很强的震慑作用。
如果有人在科举考试中作弊,首先面临的就是枷号示众。当场被捉,直接上枷锁,被监考官吏押出考场,在考棚外示众。大家都是读书人,这脸让他往哪儿放?
考试结束后,帮忙作弊者的功名会被革除,那些可以享受的特权,比如平时不纳粮、上公堂不下跪等全都没有了。这也就罢了,最让读书人受不了的是之后的大刑伺候。替考这种,属于科举舞弊中情形恶劣的,历朝历代基本都是重罪。
比如乾隆五十七年,一场童试替考案中几名作弊者被判先枷号三个月,然后发烟瘴之地面充军。至配所杖一百,折责四十板,脸上还要刺上“烟瘴改发”字样。一般读书人哪受得了这个苦?
当然了,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作弊也是这样,只要钱给够了,自有穷秀才铤而走险。所以更关键的,还是要最大限度减少作弊的可能。这点,在童试的“考生须知”里已经写的明明白白了。
童试的第一场县试都是由县官主持,考生需要先到县署礼房报名,填写亲供、互结、具结。
所谓亲供,就是个人姓名、年龄、籍贯、体形、容貌特征,同时还必须填写清楚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履历,这就将考生的基本信息全都记录在案了。根据这个信息,考生就有了一张“浮票”,也就等同于今天的准考证。
这个浮票中最重要的自然是考生的体貌特征。没错,虽然没有照片,但是有文字描述。比如考生身高几尺几寸、体态是胖是瘦,有什么特殊体征,比如眼下有颗痣、嘴角有个包,甚至胳膊上有个疤、屁股上有胎记都是需要备注的。
到了考试那天进棚,需要搜身方可通过。一方面是防止夹带,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搜身全方面检查考生的特殊体貌。要找到大体相当的人还算容易,所有特征都适合,那就不简单了。
这种方法固然好,但负面作用也有。偶有考生因为生病由胖变瘦,或者临时过敏发痘痘,都被视为替考,那真的是宁可错杀一千,不愿放过一个。那些被冤枉的正主只能事后证明清白,考试耽误了也没地说理去。
那有人可能会说了,如果报名的时候去的直接就是枪手,是不是就可以瞒天过海呢?还是不行,因为报名那天还需要互结和具结。
所谓互结,就是考生取具同考的五人,写具五童互结保单,作弊者五人连坐。一人作弊容易,还要拉拢四个一起考的,谁愿意给你陪葬?
而具结则是请本县廪生具保,廪生也是通过科举考试有功名在身的人,当然爱惜羽毛。廪生是吃公家饭的,每年由州县供应银钱膳食,基本不会帮人作弊砸掉自己的铁饭碗。
廪生的任务是证明考生确属其所填籍贯,不是冒名顶替,没有犯罪记录,且身家清白,非娼优皂吏(古时候不许参加科举考试的贱民)之子孙,这才能签上自己大名。有了互结和具结,就更增强了保险系数。
经过上述过程,一个考生想要用替考方式作弊,真的难上加难了。
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有人手眼通天,真的可以把一切都打点完备,甚至直接把关系通到主考官那里。如此厉害的能量,这就不是一般人能考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