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没有电灯,古人夜读会不会导致近视呢?
现在近视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年轻人中,很多人都带着眼镜。虽然现在的近视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现在的各种手机、电脑的泛滥。不过除了这些外,读书也是导致近视的一大原因。古时候没有电灯,读书环境更加的恶劣,那么古人有没有近视呢?今天为什么小编就和大家聊一聊这个问题。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时候没有电,自然也没有电灯,照明条件自然非常差,而想要努力读书学习,晚上加班读书是少不了的。古时候一般都是靠蜡烛老照明的,虽然蜡烛光线柔和,但是不仅亮度不足,并且光还是泛黄的,这种状况下看书肯定不舒服。并且烛光的范围也很小,看书的时候需要把烛台放在身边。同时有点风吹草动,烛光就会晃动起来,更加影响照明和读书。历史还出现了如凿壁借光、映雪囊萤这样的刻苦读书的人。现在我们都知道,这种条件读书视力伤害非常大。那么古人到底怎样避免近视的呢?
说了这么多,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古人的视力一定不怎么样。事实上却不是这样,古人虽然有因为读书而近视的人,但比例非常的小。虽然烛光不利于读书,但古人往往会看一会书就消息一下,背诵书中内容的时候也经常摇头晃脑,这样能很大程度缓解脑部和颈部的神经,从而让眼睛得到放松,作用和眼保健操类似。也许你会觉得只靠这些肯定是没法避免对眼睛的伤害的,但事实并不是这样。错就错在,我们是以自己的经历来带入古人。首先古人一生都在用蜡烛,早就习惯了蜡烛的亮度,同时最关键的是他们虽然没有电灯,但是同样也没有了电脑手机这类电子产品,这些产品对眼睛的伤害可是非常严重的,再加上古人很少有“宅”的,大多经常出去走动,眼睛的疲劳也能得到舒缓,自然视力往往也不会很差。
除了上面理由外,在没有印刷版之前,很多的书籍都是靠着手抄得到的,字体也肯定会大一些,看起来也不费劲。当然即使这样古人自然也有不少近视的人,如历史上有名的欧阳修、韩愈、王安石、陆游、辛弃疾等都有近视,当然他们并没有眼镜,不过从这点倒可以间接看出这些大文豪付出的努力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