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科举考试有没有作弊的行为 古人作弊又是怎么样的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时候考试作弊,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有考试就会有作弊,在现代科技发达的今天,作弊方式我们或许会很理解,但你知道古时候人是怎么作弊的吗?
科举考试同样有很多人作弊,因为作弊的收益实在是太高,太诱惑人了,这就如同我们今天的高考一样。作弊有很多手段,一开始是写在衣服上,后来写个小字条放在毛笔里、砚台里,跟现在的方式有些相像。这些都是初级的手段,成功概率很低。因为考生不知道出什么题目,提前写好的小抄,万一文不对题,一点用都没有,而且被发现的概率最高。
于是,有人想出了"冒籍"的作弊方法,类似于现代的"高考移民"。有很多浙江、江苏的人冒充甘肃、四川、云南的籍贯应试,还有很多人冒充北京籍贯应试。因为这些地方的录取比例高。甘肃、四川、云南等文教落后的地方考生少,而分配的录取名额并不少;而北京的考生虽然多,但是分配的录取名额更多。同样水平的书生,在这些地方容易考中。朝廷此举的本意是为了扶持边远地区的文教事业,兼顾各地的政治平衡,却给很多人提供了作弊的可能。当然,官府也不是傻子,严查冒籍行为,通过祖先坟墓、居住年限等标准来判断考生的籍贯。清朝末期状元张骞就有"冒籍"的嫌疑,他还为此遭受敲诈和质疑。此外,作弊手法还有买通考官、递条子打招呼、找枪手替考种种。这些手段求的人多、花的钱也多,更重要的是要有人情关系。贫寒子弟,甚至是多数普通人家的子弟,都用不了这些手段。可见,作弊也是有门槛的。
那么有什么防范作弊的手段呢?第一是锁院,一旦任命了主考、副主考,立刻关进院子里,在考试结果出来之前不许与他人相见,从而防止考生通关系、传条子、打招呼。一开始,这是北宋时期自律清正的官员的自愿行为,后来成为后代考官的惯例。
第二是糊名。试卷上有考生的姓名、籍贯和直系亲属等资料,这些内容要糊住封存,谁都看不出来。但是糊名作用不大,因为作弊的双方可以约定暗语、印记。
第三个防范作弊的手段是朱墨卷制度。考生的原始试卷是白纸黑字,叫作墨卷。考试完毕,所有的原始考卷都用红笔重抄一份,叫作朱卷。朱墨卷必须一模一样,错别字、常识错误或者是更改的痕迹,都必须抄得一模一样。考官评判的是朱卷,判定名次后根据朱卷上的编号去查墨卷,再把糊名拆去,看考生的真实信息。这个就叫朱墨卷制度。
第四项防作弊手段是磨勘。就是校对,把墨卷、朱卷和整个过程检查一遍,看有没有纰漏。一切程序都没有问题了,最后才是放榜。有一些朝代更绝,放榜后还要把所有录取的人再关进去复试一场,尽可能把枪手给杜绝了。如果上述所有制度都严格遵行,科举作弊是很难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