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科好考吗?历代的科举录取人数是多少?
发布日期:2022年5月16日
105次浏览
古时候科好考吗?历代的科举录取人数是多少?为什么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中国古时候科举制度中,科举最后级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隋场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土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始置武举制度。宋代大部分时间的科举内容与唐代分别不大。元代的科举不再分科,专以进土科取土,并指定教材,模式变得死板。明、清时,贡土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土及第,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1901年清政府废武举制,1905年停止科举。到此,近1300年的科举制度宣告结束。自隋唐至清末,大约考取进士162450人,武进士2万余人,状元近千人。其中,明清两代先后举行进士考试201科,取中进士51624人。
据有关学者统计,隋唐五代共录进士6000多人,宋约50000多人,辽、西夏、金约3000多人,元朝共录取进士1139人,明朝约24595人,清朝约录26849人。
古时候很多著名文学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是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举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近1000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有750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明朝杨慎,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