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考取秀才真的很容易吗 真实情况又是怎么样的

  今天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时候秀才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提起秀才,很多人第一时间想起的应该就是《武林外传》中的吕秀才,虽然是个秀才,但是他却混的潦倒不堪,贫困至极,简直就是穷酸的代名词。这也让我们产生了一种错觉,秀才在古时候很不堪,现代大学生去古时候考个秀才不是分分钟的事?事实真是如此吗?

image.png

  其实不然,秀才没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以清朝为例,清朝260多年历史,大概3、4亿人左右,每年录取的秀才占总人口的1/15000,目前我国录取博士7.5万,约占人口的1/20000。所以,秀才的考取难度是一目了然的。

  在古时候,秀才也算是县里的有头有脸,算是有特权的统治阶级了。可以见官不用跪,受审不用刑,免税免徭役。而且秀才可以在下辖的各级私塾、学校当讲师,如果运气好的话,遇到极品的皇帝,甚至可以当个县老爷。万历朝年间由于官少,皇帝又迟迟不下批文,搞得陕西,尤其是陕北的官特别少。最后在县令辞职后都没人接任,最后巡抚只能提拔几个秀才来当县太爷来补缺。

image.png

  古时候读书,学生的任务在于记忆背诵,读一本书就必须全本背下来,最低要求是五万左右字数的《四书》要全部会背才行。不过这也仅仅是参加科举最基础的要求了,有的地方,还鼓励拿下诗书经史,甚至还要求背诵书籍里的小字注释。学生除了诵读书籍,还需要写得一手好字,如同印刷字体才行。

  清朝时期,通过了“童试”的考生称为秀才,秀才中第一名称“案首”。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三个阶段都合格的人便通过“童试”,童试是县和府(地级市)地区的考试,三年两考,通过了童试的人才能正式参加科举考试。清康熙年间童试的录取人数约为5%左右。很多人考到白发苍苍还是一无所获。

image.png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