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皇位继承者为什么都是嫡长子 换做有能力的皇子就不行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时候皇位继位者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欣赏。
纠正一下,古时候继承皇帝位的,是嫡长子,而不是长子。嫡长子继承制是古时候中国社会一直就有的一种继承制度,详细规定了家族权力、财富的继承顺序。嫡长子继承制顺位示意图比如商纣王帝辛,是商王帝乙的小儿子,有一个兄长微子启。微子启的母亲地位低贱,虽是长子,却不能继承王位。而辛的母亲是王后,是嫡子,所以乙去世后,辛继承了王位,“纣”是他的谥号,合起来就是商纣王帝辛。再比如汉惠帝。汉惠帝刘盈也不是长子,他有一个哥哥刘肥。刘肥才是刘邦的长子,但不是嫡子。所以刘邦死后,继承皇帝位的是嫡长子刘盈,刘肥只是被封为齐王。任何一个制度肯定都有好有坏。
嫡长子继承制避免了每次传承时候的不确定性,使传承有章可循,避免了内战和分裂。比如西汉东汉,唐,北宋南宋,明,皇位的继承总体来说比较平稳,未酿成大的动乱。作为对比,大家可以去看一看元朝。几乎每一次汗位的传承都伴随着内战,腥风血雨,血流成河。但是嫡长子继承制肯定也有不好的一面。他不能保证每一次传承都能传给能力最优秀者,甚至于,继承者有时候还会是最坏的选择。比如西晋。晋武帝司马炎的继承人晋惠帝,就是嫡长子,也是历史上有名的白痴皇帝,“何不食肉糜”就是他的名言。结果就是八王之乱,中原沦陷,王朝灭亡。具体到明朝,明朝是嫡长子继承制执行得比较严格的朝代。
有人可能会说,明朝的十六位皇帝,只有五位是嫡长子继承的,包括:洪熙帝朱高炽,宣德帝朱瞻基,正统帝朱祁镇,成化帝朱见深,正德帝朱厚照。也才占总数的不到三分之一,何谈严格?绝对不是这样的。说这话的人其实是没有理解嫡长子继承制。前面说了,嫡长子继承制是一个制度,规定了继承人的顺序。帝位空虚时,嫡长子还活着,肯定是嫡长子继位,要是嫡长子死了呢?或者干脆无子,谁来继承帝位呢?这些,嫡长子继承制都有规定。还是举例说明,就举个极端的例子。比如,正德帝朱厚照死的时候,无子嗣。麻烦的是,他的老爹就是那个有名的皇帝情种朱祐憆,一生一世只爱一个女人只娶一个老婆,朱厚照是他独子,没有其他兄弟。
怎么办?朱厚照没有兄弟,那就只能到他老爹朱祐憆的兄弟家族里找。朱祐憆排行老三,有个哥哥幼时夭折,无子。有几个弟弟,朱祐杬排行老四,有个世子叫朱厚熜。按顺序,就该朱厚熜继位,他就是嘉靖帝。嘉靖帝嘉靖帝是不是皇帝的嫡长子?不是。但是嘉靖帝即位符不符合嫡长子继承制?肯定符合。要是不执行嫡长子继承制,只看能力,可行吗?嫡长子继承制不是一个孤立的制度,它是和皇权、藩王制度、政府机构、监察制度等一系列社会制度一起运转的。以明朝的藩王制度,要是只看能力,那每一次帝位传承都有可能发生一次“靖难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