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皇帝要赐死大臣的时候 大臣为什么还要谢主隆恩
古时候皇帝和大臣的网友们,为何古时候被皇帝赐死,大臣不反抗还谢恩?
在古装剧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当他们被皇帝赐死时,不但不会反抗,相反还会说出这样一句话“谢主隆恩。” 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
在古时候任何事情都有专门的制度,赐死就是其中的一个,它的含义就是针对皇宫里的人们犯错时候的惩罚手段,赐死的手法多种多样,在影视剧当中我们常见的有五马分尸、赐白绫、赐毒酒等,每一种方法都非常残忍。
这种制度历史非常悠久,据有关记载,应该在商周时期就开始了,它是一种皇帝专门使用的刑法,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用这样一种特殊的方法惩治所谓的罪人,因为在古时候皇帝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从皇帝口中说出的话,做过的事都用“赐”这个字来修饰。
赐死的范围并不是普通百姓,大部分都是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大臣,或者皇亲国戚,亦或者是皇宫里的人,我们一位比较熟悉的大臣年羹尧,他就是被雍正皇帝赐死的,年羹尧在当时是建立丰功伟绩的人,百姓以及大臣对他的拥护让皇帝有了危机感,皇帝非常聪明,既不想引起民愤,也不想让自己背负骂名,就用赐死的方式让年羹尧结束了生命。
我们都很奇怪,被赐死为什么还要谢恩,因为在古时候皇帝拥有最高的权利,他如果想要让一个人消失,那是易如反掌的,对待不同的身份的人,他也会采取不同的方式,如果这个人还有威望,他一般都会安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让他根深蒂固的势力都受到影响,既要没收财产,也要去除功名,对于一些一般人物,皇帝可能就会轻而易举地处理掉。
皇帝赐死以后,一般都会有示众的环节,在影视剧当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这样的镜头,一些犯人被关到囚车里,很多百姓都会往他们身上扔垃圾,说一些极其难听的话,还没有到执行死刑,人已经快不行了,示众的作用就是警告一些有忤逆想法的人,清代大臣肃顺受到了非人的折磨,死状极其残忍。
与他相比,载垣和端华还是比较幸运的,至少让他们在屋中了结,既保留了全尸,也让他们留住了颜面。
如果被皇帝赐死以后去谢恩,可能会保你全家性命,如果一旦反抗,后果可想而知,因为在古时候有一个极其残忍的处罚方法,那就是诛九族,不管你的家族势力有多大,一旦受到这种刑法,那就意味着子子孙孙都要受到牵连,所以很多人都为了保全家人,而选择坦然接受,因为他们的反抗是没用的,反而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能够被皇帝赐死的人,是不会有生还的希望的,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会难免一死,他们会用各种方法逼迫你主动现身,比如说用家人做人质,这是很多人都难以抗拒的。
被赐死的时候一般会有两种场所,一个是在犯人的所在地,另一种情况就是将其押入大牢,所以说,一旦被赐死,任何的挣扎都是没有意义的。
古时候的诛九族其实是最残忍的刑罚,因为他除了让犯错的人得到惩罚,就连整个家族都要受到牵连,不管年龄大小,官位高低都难逃一劫,这难道不是最让人接受不了的吗?除了诛九族,还有一种就是与犯罪人有关系的人也会受到相应惩罚,比如说流放或者贬职,这已经是当时最轻的处罚了。
历史上能够逃过赐死的人少之又少,在中国历史记载中,应该只有一人,他就是贾道冲,当时贾道冲被皇帝赐毒酒,而他的儿子贾直言却愿意替父亲受过,在父亲即将饮下毒酒时一把抢过,或许是上天被贾直言的孝道所感化,他竟然喝完之后没有死,这在历史上堪称为奇迹,皇帝了解了这个事情以后,也被这种浓浓的父子之情所感动,因此皇帝将赐死的命令撤回,让他父子俩去流放,这在当时已经是最轻的处罚了,也是历史上所记载的第一个逃过赐死的人。
其实在皇帝赐死的惩罚中,皇帝驾崩以后,妃子能够得到被赐白绫的结局已经是最幸运的,最残忍的一种方式就是殉葬,活生生的将妃子推进墓室,都可以算得上活埋,听起来也是极其残忍。
皇帝的赐死制度延续了很多年,在古时候,这已经在皇帝和大臣之间。成为一种不成文的制度,其中的意义也是非常明确的,就是为了维护君主的专制统治。
在古时候法律系统不够完善,皇帝所说的话就叫做圣旨,有一些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当然有一些想法也是不够成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样一种规定,利用这种赐死的制度可以让满朝文武大官更加忠于皇帝,一旦有人有二心,后果可想而知。
在古时候,大臣都会无条件的服从于皇帝,皇帝叫大臣做什么,他们习惯性的不会反抗,即使用赐死的制度,他们大部分也会心甘情愿的接受,甚至一些大臣认为被皇帝赐死是一种维护人格尊严的处死的方式。
从这些制度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古时候社会的一些弊端,盲目的尊崇让很多人失去了真正的公平,我们也可以看出,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多么的重要。
在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国家把法治建设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因为只有完善的法律和制度才能够真正稳住人心,因为随着人们精神世界的不断发展,意识会更加独立自主,实现社会发展,是需要道德和法制的双重作用的。
通过对古时候制度的研究,也让我们深知活在当代中国的强大幸福感,感谢伟大的祖国赋予的强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