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皇帝下令赐死大臣的时候 他们为什么不提前逃跑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时候皇帝赐死大臣,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欣赏。

  自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提出:“君使臣以礼,则臣事君以忠”之后,此话就成为了古时候君臣之道的核心,他教导君主在要求臣子做事时,必须按照臣子的礼仪和规则去做事,而臣子在面对君主时,更得忠心不二,尽职尽力。汉朝时,董仲舒在孔子原话的基础上,又提出“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的观念,它进一步强化了君臣关系,成为三纲五常中的关键。而在明清时期,此事则上升到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高度。事实上,纵观我国古时候历史,每当君主赐死臣子时,除了早有反心者,他们大多都慷慨赴死,似乎在这样的文化氛围内,众人只有自杀一条路可走。那么问题来了?若皇帝赐其自尽,他们为何不跑?可以在自尽前逃跑么?

image.png

  所谓赐死,其实是一种恩赐

  其实在历史中,不是没有人尝试过逃跑,而是想逃跑真的太难!而按当时制度来看,赐死并不是惩处,而是一种恩典。一般来说,赐死是我国古时候专制社会特有的政策,只会用于特权阶级,它虽是帝王意志的体现,却也是赐死过程中对臣子的一种“保护”,让其在临死之时,得以保存颜面。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同时不遭到身体及精神的双重耻辱,比起残忍的处刑,赐死相对而言更加温和,而大臣也更愿意被帝王赐死。故古语有言:“是时九卿罪死即死,少被刑者,盖其时大臣多自贵重,不肯屈辱于狱吏故也。”

image.png

  忠君思想

  其次,赐死制度起源于商周,在秦汉时期达到巅峰,历经悠久岁月而不亡,几乎贯穿了整个古时候社会始终。由于古人讲“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国君死社稷,忠臣死王命”,他们认为:为君王牺牲性命,是一种美德,更是天经地义之事。在这种对君主盲目臣服、崇拜的态度下,臣子们在收到赐死指令时,大多会自尽了断。

image.png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汉朝年间,汉文帝的舅舅薄昭,曾因大臣钟毓在平叛过程中杀死了自己的侄儿,一怒之下也将其怒杀。本来,薄昭应该被宣判处斩,但考虑到其身份特殊,因此在群臣的建议下,文帝给予优待礼遇,只下旨将其赐死。不过,不肯坐以待毙的薄昭面对前来赐死的使者,表示出了强烈抗拒。同时,薄太后(汉文帝的母亲)及一众皇亲国戚联名上书力保,满朝大臣几乎也是清一色的反对。但结局怎样?背景如此深厚的薄昭,最终也难逃一死。文帝命薄昭入宫,却在宫中为其搭起了灵堂,当场迫其自杀。而这也绝不是个例,臣子更无法反抗。

image.png

  听说你不想死?

  一般来说,皇帝给你面子,你若接受,那赐死前,臣子的要求大多都能满足。你若想挑死法,毒酒、白绫、鹤顶红,都可以选择。你若想留遗言,会有专人为你呈上笔墨书简等物,供你写下遗书。你若想在死前吃顿好的,只要在皇家能力范围内的,想吃啥也基本都能吃到。你若想来场风光大葬,这个也可斟酌,还有商量的余地。但你若不肯死,则万万不可,等待你的只有悲惨结局。

image.png

  难以逃脱的宿命

  首先,皇帝有的是办法让臣子死。因为前来传达赐死的从来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支专业团队,面对抗拒恩典者,“热心”的大伙往往会主动上前帮你一把。如《旧唐书
德宗纪》中记载的检校司空崔宁,便因抗拒,而被两名力士合力缢杀。此外,虽然也有反抗未被处死的案例,但他们大多都会被关入牢狱,受尽侮辱,直至死亡。而这样的结果不仅让其颜面无存,往往还会株连家族。为了不让妻女落入红尘,流落于媚俗不堪之地,为了不让父子兄弟流落街头,老老实实地接受赐死,才是一件事关家族兴盛的大事,此时不死,更待何时?谁跑谁才是真正的大傻子!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