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皇帝为什么立长不立贤 你要是皇帝也会这么做的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时候立长不立贤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欣赏。

  中国自周以来,秦汉到明清,很多情况都是立长不立贤。宗法制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大小,方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最基本的一个原则,一为嫡,二为长。周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是最开始最严格的,即正妻所生的大儿子继位。秦朝之后,不太考虑是否正妻所生的,只想是不是长子。

  周天子娶妻生子,正妻必然是有着庞大势力集团的家族,只有强强联合,才能维持中央的强势。西周最明显的例子:周幽王废嫡立庶,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申后和太子姬宜臼是申国君主的女儿和外孙,申侯大怒联合缯国和犬戎进攻西周,周幽王被杀。前任太子姬宜臼继位称周平王,史称东周,周王朝从此衰弱。

  春秋战国时期,很多诸侯国不愿立长,导致内乱不断。很多时候谁先回都城谁就为君主,真是一片混乱。在世界历史上,西方奥斯曼帝国争夺帝位的竞争最残酷的,皇子在十二三岁时下放到地方任职历练。老皇帝一死,各地的皇子们谁最先回到皇宫谁就是皇帝,然后派出使者和大军杀光还在路上的皇子们。那些皇子会束手待毙吗?答案是不会的,各地总督会掀起一场叛乱,表示支持哪位皇子。

  慢慢的到后面,都城禁卫军首领想立谁当皇帝,就先把驾崩消息告诉谁,最后奥斯曼皇帝都变成禁卫军的傀儡了。晚年的隋文帝废长子杨勇而立杨广,全部朝臣给予支持认为其贤明,后面隋朝的灭亡谁敢说杨广不用负最大的责任。

  立储从来都是古时候王朝的大事,而标准如何一直都是立长,皇帝一旦偏离“立长”的标准必然招致大臣们的反对。大臣们反对理由一般有两个:一自古礼法如此、二是不立长立贤能的话,大臣和皇子都会钻空子,大臣支持哪个皇子就说哪个贤,朝堂党同伐异岂不是一片混乱。而皇子想做皇帝就要表现得贤能,真贤能假贤能,恐怕只有自己和少数人知道。操作空间太大了。

  贤明是谁说的?大臣们说的,新皇帝容易被大臣挟持。《雍正王朝》中太子被废,满朝文武拥立贤明远扬的八阿哥为太子。康熙就是没把大位传给他,而给了雍正。康熙知道贤明是装的,八阿哥善于笼络人心,保护官僚集团的利益,哪个官吏敢说他不贤?大清江山留给他,江山社稷迟早毁于一旦,而且大清到底是那群官僚的,还是他爱新觉罗家的。

  贤明是主观可以改变的,长子身份是客观已经定下,改变不了的。立长不立贤是选择最合适最有利于稳定的继承人的方法,随便找个智力正常的婴儿,从小培养他治国理政能力,长大后一样可以做一个合格的君主。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