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皇帝如果要妃子殉葬的话 她们如果不想死怎么办

  很多人都不了解殉葬的妃子,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欣赏。

  其实殉葬的妃子没有几个是真心情愿甘心赴死的,但是谁让他们是皇帝的女人啊!命中注定要遭受这样的苦难,既然是命,很多妃子即使不愿意也会选择体面去死,这样还可以为家里挣得好处。偶尔有几个不愿意自己动手的,自会有人为他们代劳。

  殉葬制度最早都可以追寻到龙山文化时期(约五千年以前),而商朝时已经很盛行了。商朝时期的奴隶主想要把生前的东西都带进坟墓去,以便自己死后还可以享用一切,这其中就包括服侍自己的女子,考古工作者从已经发掘的古墓中发现了殉葬者的骸骨,而且大多为年轻女子。

image.png

  据《西京杂记》记载,周幽王墓中只有一位男子的骸骨,其余的百人都是年轻女子,这些女子骸骨有坐着的,也有卧着的,应该是殉葬的宫婢或者妃妾。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史籍开始记载了,比如秦武公死时,“初以人殉死,从者66人”,秦穆公死后“从死者177人”,这些记载都出自《史记·秦本纪》。秦国是在秦献公时期下令禁止人殉的。

  秦始皇死后,最有名的不是活人陪葬,而是象征保卫的兵马俑。秦始皇用兵马俑,不代表秦始皇死后没有活人殉葬,毕竟秦始皇陵墓还没有发掘,谁也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不过以秦始皇的个性肯定会有活人殉葬。并且《汉书》中记载秦始皇陵杀殉了数万人。

  汉朝之后,活人殉葬制度开始被废除,经常有皇帝死前留下遗诏,让无子的妃嫔宫女出宫获得自由。虽然偶有帝王以活人殉葬,但是毕竟是少数。而且就像唐朝皇帝,都是让大臣嫔妃死后陪葬皇陵旁边,这样比较人道。但是到了与北宋对立的辽国时期,由于北方有很多少数民族政权,人殉竟然死灰复燃,甚至形成了制度。

image.png

  元朝时期,殉葬制度又达到了一个高峰,成吉思汗死的时候殉葬的人特别多。并且元朝还鼓励民间殉葬,正是元朝的发展使得明朝也有了殉葬制度。殉葬制度彻底复活。明朝基本上继承了元朝的殉葬制度,据《明会典》称,“太祖四十妃嫔,惟二妃葬陵之东西,余俱从葬。”也就是说朱元璋死后,陪葬及殉葬的嫔妃为四十个,除了两个死在太祖之前,最后得以埋在太祖陵墓的东西两侧外,其余38人都是殉葬而死。

  明成祖死的时候,人数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大明会典》的16人,一种
是朝鲜的《李朝实录》的三十余人。明仁宗是个比较仁慈的皇帝,一样去世的时候殉葬了五位嫔妃。

  宣宗时候殉葬的人数为十人,其中只有一个妃子,剩下的都是宫女。其实从明朝殉葬的嫔妃来看,大多数还是一些没有生育过子女并且地位较低的嫔妃。明朝殉葬制度持续到了明英宗时期,终于被废除了,这也是明英宗做的最英明的一件事。

image.png

  从明英宗以后,皇室再也没有殉葬制度了,可是等清朝入关后,又把残忍的殉葬制度带了进来,就像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就是被逼殉葬的。清朝等到康熙大帝时期废除了殉葬制度,但是民间依然有殉葬制度,官府也并不阻止,甚至还会鼓励。对于给丈夫殉葬的女子,会赐给他们“烈女”、“节妇”的称号。所以殉葬制度在清朝并没有根除,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

  殉葬的妃子和宫女,通常前一天会得到通知,然后殉葬当天会把她们聚集到一间屋里,具体操作方法:有喝毒酒、自缢、直接活埋、用水银。无论哪种方法,都很残忍。其中朱棣死后,妃子殉葬就是用的自缢这种方法。

  殉葬当天先让妃子集中起来,让她们吃点东西,做个饱死鬼。完饭以后把嫔妃全部拉到房子里面,每人一个小床,站在床上用绳子套住脖子,然后太监把小床移走,自缢而死。这里有人会问了,万一妃子不愿意死怎么办,这个很好办,当然太监负责结果她们。其实大部分妃子或者宫女还是不做无谓的挣扎,毕竟如果老实的自杀,能为家庭换来好处,家人可以世袭锦衣卫千百户,所以这些家庭也被称为“朝天女户”。

image.png

  关于不愿意殉葬的故事,其中《天聪东华录》就记录著一个预定要殉葬的奴隶逃跑未遂而被杀的事:努尔哈赤身边有个叫雅荪的奴才,因为有战功,被努尔哈赤赏识,提拔为大臣,并且这家伙还数次表忠心,主人死了,他就会殉葬。可是后来努尔哈赤真的死在他前面,他不想殉葬,要逃走,直接被杀了。

  所以既然想要你殉葬,怎么也跑不了。综上所述,殉葬制度是极其残忍的,殉葬的妃子几乎没有一个是自愿的,但是作为封建社会的弱女子能怎么办呢?反抗也无济于事,反抗可能会死的更惨,反正左右都是死,还不如死后为家庭带来好的前途,最起码不白死。另外,殉葬这是事情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对于古时候的文化习俗一定要去其糟泊,留其精华,这样我们的社会文化才能进步。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