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画像和真人一点都不想 古人又是如何追凶的

  你真的了解古时候抓犯人吗?为什么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历史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做按图索骥,说的是伯乐的儿子凭借着图上画出来的样子,去寻找一批真正的好马,结果找到的却是癞蛤蟆还非常高兴,以为自己已经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后来这就成为了一个著名的笑话。那么古时候犯人的图像画的并不相像,是怎样追凶的呢?

image.png

  我们看古装剧的时候,通常看到官府对犯人的通缉令贴,画像上面虽然有罪犯的姓名,性别,但是画师不可能正好见过罪犯。只能根据描述来画,一般来说画像与真人相差很远,比如水浒传里面的鲁智深被其他人画像通缉了,他看到那画像还自言自语,说墙上那鸟人是谁,说明他连自己都认不出来,那为什么官府还是能够很快抓到罪犯呢?

image.png

  即使核心关键并不在画像上。而在这三点,第一身份证早在战国时期出行,这是由官府开具了一个身份凭证,首先推出这个规定的人是秦国的商鞅,他后来亡命出逃,但是因为这个凭证而无法成功,在旅馆中住宿,也不能通过边境跑出,最终被车裂了。第二就是实行连坐,附近出了罪犯必须及时举报,否则全被连座遇到有陌生人不好意思,马上会有朝阳群众上来问老乡听口音,你不是本地人啊。

image.png

  由于古时候的社会流动性很低,人们的生活圈子就那么大,平时就是围绕着家里那么几亩地操持生活半径就是两三个村民偶尔去一趟县城,村里镇里小县城的人们都是互相认识的。如果有陌生人到了这个地界,一下子就会辨认出身份,很难藏匿其间。第三,悬赏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春秋时楚平王迹部,吴梓旭就曾悬赏五万担粮食。

image.png

  宋朝也曾明确规定,杀人者悬赏钱五万明朝的规定更是直接授官,而且罪犯的全部财产奖励给举报人。在如此严厉的社会制度下,很少有人会包庇罪犯。况且这么优厚的好处也难免不让人动心。所以虽然古时候没有互联网,没有刷脸识别没有监控,但是全民合作下抓个人恐怕也没那么难。今天的话题就聊到这里,感谢你的关注。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