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刽子手行刑时听到刀下留人时 他们为什么会立刻停手
你真的了解古时候刽子手吗?为什么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自古就有“欠债还钱,杀人偿命”的说法,无论是历史上的哪个朝代,都少不了一些酷刑,有些仁慈的皇帝,或许会觉得凌迟、车裂等刑罚太残忍,下旨将其废除。但是,纵观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对于大奸大恶之人,尤其是叛乱某犯者,绝不心慈手软,基本上会处以死刑。
喜欢看古装剧的朋友,经常看到这样一幕:囚犯即将被斩首,刽子手的刀已经准备好,远处突然传来一声呼喊——刀下留人。监斩官对刽子手怒喝道:“不用管他,赶紧把他砍了。”其实,只要听到“刀下留人”四个字,哪怕监斩官下令,刽子手都不敢继续行刑,究竟是为何呢?
查阅史书可知,古时候地方官府只是负责执行命令,没有权力直接把囚犯处死,死刑案件事关重大,先交由刑部审核,而后再由皇帝裁决。古时候生产力不发达,属于小农经济,种地需要大量人力,除了极个别昏庸帝王,一般皇帝都不会轻易处死囚犯,而是改为戍边或流放。
唐朝时期,朝廷对死刑案件非常重视,一旦有奏折呈送到宫内,皇帝慎之又慎。三司长官先进行商议,探讨是否符合死刑标准,商议后的结果只是参考,并非最终决定,因为决定权在皇帝手中,而且必须向皇帝报告三次,以免出现误判,毕竟皇帝日理万机,也可能出现走神的情况。
《唐律》记载:“死罪囚,谓奏画已讫,应行刑者,皆三覆奏讫,然始下决。”古时候死刑分为两种,一种是斩立决,即立即行刑,甚至当天就执行了。另一种是斩监候,类似于死缓,也就是秋后问斩的意思,如果经过重新审理,皇帝认为他罪不至死,或者运气好的话,遇到大赦天下,就能躲过一劫。
“刀下留人”并不只是影视剧中才有,正史上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而且不止一次。韩信跟着项羽不被重用,一气之下投奔刘邦,刘邦收留了他,却不觉得韩信能力有多强,给他安排一个仓库管理员的职位。运气不好,喝凉水都塞牙,本没有过失的韩信,因受到被人的牵连,坐法当斩。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韩信简直比窦娥还冤,眼见马上就要被砍头了,韩信不想不明不白地被杀。恰好夏侯婴路过,韩信仿佛看到希望,冲着夏侯婴大喊道:“难道汉王(刘邦)不想得天下吗?为何无端杀死壮士?”夏侯婴惊呆了,被韩信的勇气和胆识感动,让刽子手刀下留人。
夏侯婴乃刘邦的宠臣,刽子手不敢不给他面子,甚至认为释放韩信是刘邦的意思。夏侯婴找到刘邦,亲自为韩信做担保,刘邦肯定给面子,下令不追究韩信的责任,还让他负责管理粮饷。由此可见,不仅皇帝可以下旨“刀下留人”,对于朝廷重臣来说,也有权力从刽子手那里把人救出来。
刽子手充其量只是负责行刑,按照规定干活,一旦听到“刀下留人”之语,除了停手别无选择,否则杀错了人,他担不起这个责任。另外,如果死囚行刑前替自己喊冤,刽子手也要停下来,赶紧禀报给监斩官,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来,古时候律法中有如此规定:“凡死囚临刑叫冤者,再勘问陈奏。”
简单来说,防止冤假错案发生,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假如犯人临死前依然喊冤,十有八九真是被冤枉的,等同于替自己喊“刀下留人”。综上所述,刽子手只是个打工的,遇到“刀下留人”的情况,继续行刑会惹祸上身,立即停手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不管最后死囚能否被赦免或改判,都与刽子手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