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官员辞官回乡是如何生活的?吃什么用什么
古时候官员辞官回乡是如何生活的?。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当我们在看古时候电视剧的时候,或许可能会经常看到这一幕:当大臣和君主意见不合的时候,大臣便会当即摘下官帽,毅然决然辞官回家。而这种行为放在现在的话,想必没有几个人会有这样的勇气。
回顾历史,古时候有很多官场失意的朝廷官员在黑暗的政治面前选择了告老还乡,那么他们是凭借什么才会有这样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的呢?
一、中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
首先这和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有关。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封建社会,农耕文化的是最大的特点。在当时的社会阶层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是农民。他们以家庭为单位,依赖封闭的小农经济生存。虽然这样的生活方式过于枯燥单一,但生活成本很低,其农产品产量足够一家人生存,甚至在面对自然灾害的时候还会有存粮。
除了节省生活成本以外,农耕文明还有一个优点便在于定居流动性小。辞官回家的人只需要买一块地,自己盖一间小屋,后有田地耕种,前有花园种菜,这样便可以很容易地解决自己这一生的居住问题。除此以外,在农耕文明中还有我们经常能在电视剧中看到的男耕女织。男子耕地解决粮食问题,女子织布解决衣物问题。
所以从这点来看,尽管官员辞官回家,不再享受朝廷俸禄,他们自己也可以通过种地和织布解决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大多数难题。所以面对官场上的刁难,拥有土地、置办房产的官员是不惧怕因为丢了官职而无法生存的。
二、在朝为官多年的积蓄
我们都知道,古时候人为了考取功名可以头悬梁、锥刺股,经历十年寒窗苦读。那么他们为什么削尖了脑袋也要入仕呢?想必除了权力和地位的原因还有金钱,也就是说朝廷俸禄吸引着那些迫切想要改变普通生活的平民百姓。对于世家大族来说,经历几代人的共同奋斗以后,生活更是殷实,所以更不畏惧因辞官而无法生存。
下面我们便谈一下古时候的朝廷俸禄。以官员待遇最好的宋朝为例,官职高一点的官员一年的俸禄折合成人民币有两千万左右,而官职低一点的官员一年的俸禄折合成人民币也有两百万左右。由此看来,在朝为官的官员一年下来也有不少积蓄,而这些年攒下来的积蓄也足够他们辞官回家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三、古人潇洒不羁的精神生活
自古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从这点便可得知,古人实际上是有铮铮傲骨的。除此之外,他们还懂得适可而止。也就是说,在古时候,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要远比物质生活高的多。刘禹锡曾有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从这里便可看出来,对于大多数古人来说,即使没有荣华富贵,自己高尚的生活志趣是不可丢弃的。
就是因为这样,才有了那么多的文人雅士选择远离官场的腐败,投身于寄情山水的快乐。他们为了不违背自己内心的道义,选择了自然超脱的生活。正因如此,我国古时候出现了很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的诗人,比如陶渊明、白居易等。他们所写的诗句中不仅体现了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还彰显了他们对潇洒不羁的精神生活的追求。
结语:我们应该像古时候这些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学习,因为虽然物质生活固然重要,但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加速,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们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也产生了变化。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人们变得越来越不满足,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这无形之中给我们的生活增加了很大的压力。而在这种压力之下,我们没有资本像古时候人一样因为一点小事便辞官回家,因为我们想活得自由自在的成本和古人比起来实在太高了。所以,我们要勇敢直面人生的逆境,披荆斩棘,成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