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宫女出宫之后 她们为什么大多数都没有能结婚生孩子
古时候宫女出宫的网友们,古时候宫女出宫后,为什么大多没有结婚生子?
古时候宫女出宫后,大多没有选择成婚,这是为何?其实除了身体原因,更多的是一些难言之隐。
如果是你的话,是愿意娶曾经高居紫禁城的宫女为妻,还是愿意娶平民百姓的女子呢。
宫女的存在在我国历史悠久,伴随着王朝一起诞生。覆灭。在顺治帝之前,宫女和妃子实际没啥差别,都是皇帝想要就要的人,只不过地位高低不同。
但顺治帝之后,两者就有了差别,因为有了选秀女的新花样出现。所以,之后入宫的女子分两种,秀女和宫女。
秀女是八旗官员的女儿,后来也有些汉军旗官员的女儿,这些秀女就储备给皇帝,有时也会许给皇子,王公大臣。宫女是上三旗包衣佐领以下的女子,地位低下,供内廷使役,是没资格侍寝皇帝的,除非你有花容月貌,能让皇帝专宠才能上位。
大家别一听宫女就小瞧了人家,能成为宫女也是经过层层选拔,脱颖出来的佼佼者。选拔制度之严格,要求内容之严谨。
首先,年龄必须小于16岁,身体健全,长相俊美,品行端正,还要会女工。其次,入宫后,一统培训,学习规矩,合格留下,不合格清退。最后留下的还要继续深造,读书写字画画等技能。
她们并不是单纯地只会侍奉主子的丫鬟、保姆,而是各方面都卓越的种子选手。看看贾母身边的鸳鸯,王熙凤的平儿,那都是管家拿事的一把好手。
不过这也都是清代之后的宫女才有这水平,并且在雍正之前的宫女,就只能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自由是路人,终身不得出宫,死都要死到宫里。雍正帝后改到25岁,就可出宫了,还会发补偿。
那既然宫女这么卓越,为什么出了宫,却遭人嫌弃,甚至大多都无法生育?
如大家所知,古时候结婚都较早,十六岁上下是婚配的黄金年龄,到了十八就属于晚婚了,二十多岁生孩子都“高龄产妇”了。现代的“大龄剩女”现象在古时候更惨,那时候二十五就被嫌弃成“老姑娘”了。不过,男的嫌人家大龄剩女,宫女还嫌你平头百姓呢。
前面说,她们身份地位大多都在三旗佐领以下,基本都是满人,家族都是皇帝的家奴,社会地位不算低,而且父辈以上都是担任官职的,所以她们属于宦官家庭出身。
这个背景下,她们选择配偶的社会地位至少不能比自己差,但问题在于,这样出身的男子择偶标准可能比你还高,另外也早就成婚了,不会剩下。再者就算是宫女,也是在皇宫里生活,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样样都是全国顶尖水平,宫女长年积累的见识和财富,让她们不管是精神还是物质世界,追求的都是一个“质”,所以凡夫俗子她们也看不上。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宫女长年累月繁重的体力活,加上皇宫中等级森严 ,规矩繁杂,管理严格,导致精神抑郁。身体和精神双重压力下,导致月经不调,肝气脾胃,久不治愈,身体越拖越垮,引发百病缠身,生育能力也相对较差。
可以说,宫女熬到出宫时候,能活着就不错了,几乎没一个是身体健康的。还有一些宫女出宫,不是年龄到了带着补偿功成身退,而是在宫里犯了事,被赶出去的。有做事犯了错,被罚出宫,也有品行不端,手脚不干净。有记载,因两宫女撕扯打架被罚出去的。被赶出宫的就算还年轻貌美,也因名声不好,无人问津。
还有一部分宫女的原生家庭本就穷困不堪,本来把女儿送进宫里做宫女就为了挣钱贴补家用,等她们出来后,家里唯一的生活来源断了,一家子都在温饱线挣扎。娘家人指望不上,只好自己为了生活去奔波,大多沦为青楼女子。
宫里有宫女,当然也少不了太监。在深宫高压的环境之下,宫女和太监自然而然成了能慰藉彼此的人,情投意合的双方就组成了对食,虽然由于身体原因,就算在一起几年后,出宫的宫女还是纯洁的,但外面的男人们还是很介意。
还有一些高质量宫女,被很多大户人家看中,甚至还被争抢。他们召宫女进来可不是要做媳妇或者妾室,而是另有目的。
因为曾经在皇宫中工作过的优势,她们身上的气质,体态,见识让宫外的达官贵人和大户人家都眼中放光,把她们召进家里来,给家里的女眷们授课,让自家的女儿从小被培养出贵族气质。另一方面,把她们召进家里做事,用着曾侍奉皇家的人,也显得自己有面子。她们在这样的家庭中工作,既有高薪又体面,但却不能嫁人,像现在很多职场女性一样,你选事业就要舍弃家庭,你想照顾家庭,事业前程就会被限制。
所以很多这样的宫女,宁愿继续发挥自己的光芒,不再考虑结婚生子的事。
综上所述,宫女出宫后无法生育的原因大多如此,当然,也许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究其根源是没有市场,高不成低不就。没有条件去选择其他人,也没有被其他人选择的资本,更没有健康的身体去孕育生命。当然也有出宫的宫女再成功嫁人的,那样的情况大多是自身家族地位高,出宫时直接被恩赐给了王公贵族,多半做妾室,但也很少有结婚后生下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