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妃子怀孕都希望生的是皇子吗 北魏“子贵母死”的制度了解一下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妃子生皇子,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后宫妃嫔
大家在看历史题材的宫廷剧时会发现,几乎每个怀有身孕的嫔妃,都希望自己所生的是一位皇子,那么将来就可能会被封为太子,好继承皇位,因此在宫廷里上演着数不清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然而在真实历史上,怀有身孕的妃嫔们都会有这样的希望么?至少有一个朝代还真不一定。
钩弋夫人
据《汉书》记载,汉昭帝的生母赵婕妤(即钩弋夫人)是因为受到汉武帝的责备而忧郁病死。但却有另一种广泛流传的传说,认为汉武帝晚年时期,因为巫蛊之乱(太子刘据因受牵连而自杀)而导致储君之位空缺,其他诸皇子均不得武帝喜欢,唯独赵婕妤所生皇子刘弗陵聪明伶俐,很得武帝的宠爱,并欲立其为太子,但是为了防止汉初“子幼母壮”、外戚专权的事情再次发生,他借故处死了赵婕妤。赵婕妤被谴责时,惊惧地脱下满头的金钗玉簪叩头,但武帝却无情说道:“拉她走,送去掖庭狱!(专审皇家子弟的监狱)”赵婕妤一边被人拉走一边回头看武帝,武帝只是冷冷地说:“快走吧!你不能再活下去!”于是钩弋夫人最终死于云阳宫。
电视剧中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
虽然汉武帝及之后的皇帝均严防外戚专权,但汉成帝纵容王氏专权,最终导致西汉灭亡。东汉在汉和帝后大部分时期均是外戚专权。
有鉴于此,北魏(就是出过孝文帝拓跋宏的那个朝代)建立后,为了防止外戚干政,于是效仿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的事例,制定了“子贵母死”的制度。所谓“子贵母死”即不论宫女、嫔妃甚至是皇后,凡是育有皇子者,一律赐死。但是由于处于幼龄的皇子仍然需要抚育,所以就交由“保太后”(意指皇帝乳母)负责,又或是由那些未曾生育过的皇后、妃嫔抚养。“子贵母死”的制度及其残忍,以至于后宫人人自危。
子贵母死
最特殊的例子是北魏文成帝拓跋濬,他是北魏太武帝的孙子,他的父亲拓跋晃没有做过皇帝,所以他的身份并非是皇子,因而他的生母郁久闾氏未曾被赐死,在文成帝登基之初尚在人世,但不久后,身为在位皇帝之母,她也因“子贵母死”制度所累而死。
直到北魏宣武帝才废除该制度,使得北魏孝明帝的生母胡充华没有被赐死,并成为皇太后。不过尴尬的是,这位胡太后此后专权却间接导致了北魏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