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读书真的没有用吗 难怪古人对读书如此重视

  对古时候读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一直以来,读书人在中国的地位都是比较高的,就算是在今天这个大肆宣扬“读书无用论”的年代里,还是有很多人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多读书,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已经成为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了,读书成为大多数人改变自身命运和阶级的最好的选择。

image.png

  那么在中国古时候,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极度重视读书,读书人备受推崇的现象呢?这就要看一下当时的读书人所能享有的待遇了,我相信任何人看到这种待遇都会心动的,因为这实在是在丰厚了。当然也不是所有读书人都能享受到政府的好待遇的,只有那些学业有成的人才能享受这令人羡慕的待遇。

  今天我们在这里就拿明朝的的秀才来做一个简单的说明,我们都知道秀才在读书人的阶层里是属于底层的,在此之上还有举人、进士之类的一大串的层级,因此我们用处于底层的秀才能享受的待遇来举例是非常有可信度。根据明朝的规定,秀才能享受的待遇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上面:

image.png

  一、免除赋税:

  赋税一直以来就是中国百姓头上的一座大山,就拿笔者来说,在我小时候,家里每年秋收之后都要到大队去交公粮的,而这公粮一交就意味了今年的家庭收入又减少了一部分。这还是现代社会,在中国古时候,农夫的赋税是要远远高于笔者小时候的,而且粮食产量也不如现在。因此赋税一直的中国百姓头上的一座大山,而想要免除这种赋税最好的办法就是家里出了一位秀才。只要家庭当中出了一位秀才,那么这个家庭就可以不用缴纳赋税,生活也就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image.png

  二、免除劳役:

  与赋税共同压在中国百姓头上的另外一座大山就是劳役了,在中国古时候,受人口因素和社会形态的影响。政府部门在修建基础设施的时候,是不会像今天一样花钱雇佣劳动力的,在古时候只要政府一纸令下。大量的劳动人民就要从刚刚结束的秋收中抽出身来,带上行李前往工地了免费服劳役。

  这些人在服劳役的时候,是没有任何收入的,除了简单的吃住,再也没有其他的福利。并且因为吃的东西少,体力劳动又大,很多服劳役的人都会选择从家中自备干粮,以便饿的时候垫垫肚子。在这种全民服劳役的行为下,秀才就有权不参与劳役,并且还可以帮另外一个人也免除劳役,这项特权是最受人追捧的。

image.png

  三、社会地位:

  在明朝秀才的社会地位是非常高的,我们都知道古时候不管你是多么有钱的财主,在见到县令的时候都是要跪下来磕头的,以表示对县令的尊敬。而秀才则不需要这样,秀才在见到当地官员时只需要拱手作揖即可,如果官员心情好的话,还能赏赐个座椅。

  除了见到当地官员不用下跪磕头之外,秀才还可以随时和当地官员保持联系。只要秀才有事找官员时,就会递上一种两指宽的名叫“治生”的帖子进去,官员就会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见或者不见,而且就算是不见的话,也会给秀才一个回信,这样就保证了双方的交流通畅。

image.png

  看到这里我们就知道古人为什么如此重视读书了,连读书人当中底层的秀才都能享受到如此之高的待遇,秀才之上的举人、进士更是不用说了,只会比这个更好。因此古人对于自己子女的学业是看的非常重要的,就算家里揭不开锅了也要尽量保证子女的学业,只希望能从众多的子女中出个秀才、举人之类的。这样就可以快速改变社会地位,改变家庭的经济条件了,而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到老还在参加科举考试的原因,就为了那个功名。

  看完古时候读书人的待遇,你还会觉得读书是无用的吗?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