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鸳鸯不是代表夫妻 是什么时候开始被视为爱情的

  鸳鸯是怎么时候被视为爱情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人们对鸳鸯并不陌生,它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夫妻和睦相处、爱情永恒的美好象征。传说中认为鸳鸯一旦结为配偶,便游则并肩、飞则比翼、睡则交颈。即使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也不再觅新的配偶,而是孤独凄凉地度过余生。

  于是,鸳鸯常被诗人写入诗中,从而留下“鸳鸯相对浴红衣,短棹弄长笛”、“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等无数动人的佳句。

  其实,“鸳鸯”最初并非喻指夫妻,而是用来比喻兄弟之间的友好、亲密。《文选》中有一篇《苏子卿诗四首》,其中第一首有诗云:“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辰(指天空中的两个星名)。”而从“骨肉缘枝叶”、“况为连理树”等诗句来看,这显然是一首兄弟之间的赠别诗。另外,晋朝的郑丰有《答陆士龙》诗四首,其中第一首《鸳鸯》的序文中说:“鸳鸯,美贤也,有贤者二人。双飞东岳,扬辉上京。”很明显,这里的鸳鸯是比喻陆机、陆云兄弟二人。三国时代魏国人嵇康曾经写过《赠兄秀才入军》的诗,也是用鸳鸯来比喻兄弟和睦相处、友好无比的。而再上溯到《诗经·小雅》中“鸳鸯于飞”的句子,也不是比喻夫妻的。

  那么,从何时起,鸳鸯才成为美丽忠贞爱情的化身呢?据考证,以鸳鸯比做夫妻,最早出自唐代诗人卢照邻《长安古意》一诗。诗中有“愿做鸳鸯不羡仙”一句,赞夫妻之间美好的爱情。当时的文人觉得非常形象有趣,便纷纷效仿。渐渐地,鸳鸯便成为夫妻的代名词。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