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银子到底长怎么样 可以说没有固定形状

  古时候银子是什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不知道大家看古装剧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特点:除了那些经典的历史剧外,大多数古装剧中都会出现大量金银交易镜头,就连吃个饭都要拿出银子来付账,一锭锭银元宝就这么来回交易,让很多人感到眼馋。其实,银元宝根本不是古时候的交易货币,古时候的那种叫“银子”,而且在平时生活中根本用不到。

  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就将货币也统一了,分为上币和下币,上币是黄金铸成的“镒”,有20两和24两之分;下币就是我们常说的铜钱,以半两为单位,全都是方孔圆形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货币也有了不同的需求,这时候,银子、纸币等就出现了。虽说银子也是交易货币,但它在古人生活中几乎用不到。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古人的生活水平。由于朝代不同,货币的价值也不同,我们就拿清朝来举例吧。清朝末年,猪肉的价格是二十文一斤,那时候的生活条件和现在可不能比,很多老百姓都吃不起猪肉,就算偶尔买一些,一个家庭也不会买超过一斤猪肉。

  要知道,清朝末年一两银子可相当于两千多文钱呀,就连富裕的明朝前中期,一两银子也相当于一千多文钱。所以,古时候很多普通家庭是用不着银子的,甚至有些人连银子都没有见过,又怎么会用它来交易呢。

  而且,银子的形状也不是元宝形的,古时候的银子没有固定的形状,银子不像铜钱,面值不大,一枚枚的用很方便,因为银子价值较大,所以都是用多少剪多少的,减下来的银子还要称一下,避免重量出错,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碎银子”。

  古时候的提纯术还没有现在这么先进,银子提纯的都不是很干净,所以颜色上都偏黑,和很多金属都有相似之处,为了区分银子和其它金属,古人只好用牙齿咬一下,如果咬上牙印了就是真银子,反之就是假的。那古时候的银子到底长什么样呢?就算没有固定的形状,也应该有个大致相似的东西吧?口香糖相必大家都吃过吧?银子的形状就像是嚼过的口香糖,上面带着牙印,然后在地上滚几圈粘上土,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这么一想,是不是有些恶心?

  别看银子长得不好看,古时候人可全凭借它来判定财富,古时候一户普通的人家,一年的花销也不过一两银子左右,如果手里能有几两银子存款,那在古时候绝对是有钱人。

  当然,这个评判标准只适用于普通人,富商除外,毕竟现代人手里有个五百万存款就是有钱人了,但如果让他们和马云,马化腾等人比,那简直是九牛一毛啊。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