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太保是什么?“十三太保”分别是什么人?
古时候的太保是什么?“十三太保”分别是哪些人?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我们知道古时候的文化和现代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我们看古时候文学的时候,有些词语并不理解是什么意思,《水浒传》当中有“神行太保戴宗”,据说能够日行八百里,但是这只是“神行”的意思,那太保是什么?还有后唐太祖李克用和“十三太保”,这十三太保又是什么人?古时候文化中的太保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何会有这么多的太保呢?
太保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tài
bǎo,意思有1.古三公之一,位次太傅。亦指太子太保,为辅导太子之官;2.宋、元时对庙祝、巫师的称呼;3.对绿林好汉的尊称;4.对仆役的尊称;5.男流氓。
清代为正一品——(文官)太师、太傅、大学士。西周始置,最初由召公奭担任太保,监护与辅弼国君之官。在汉代又重新设立,世代延续,位列三公之一。明代时位居正一品,也为辅导太子之官,是治国兴邦的重要官职。
西周始置,监护与辅弼国君之官。周武王去世,周成王年少,召公任太保,以长老身份监护。周公东征胜利,建东都成周(今河南洛阳),周成王到成周开始亲理政务,召公为此作长篇教导,即《尚书·召诰》。后以陕塬(今河南三门陕县张汴塬)为界,“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而东,周公主之。”(《史记·燕世家》)。后召公子孙以太保为氏。春秋后废,汉代复置,位次太傅。历代沿置,多为大官之加衔,并无实职。史载商王太甲以伊尹为太保,周成王以召公为太保。明史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
古时候一些太保简介
戴宗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神行太保,原是江州两院押牢节级,能日行八百里。他曾与梁山好汉合谋,伪造蔡京书信以营救宋江,却被识破,判处斩刑,被梁山好汉救出,因此上梁山入伙,是白龙庙二十九英雄之一。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二十位,上应天速星,职司为总探声息头领。征方腊后授兖州府都统制,后辞官到岳庙出家,最终大笑而终。
十三太保,为唐朝末年节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位儿子(包括义子),大太保李嗣源、二太保李嗣昭、三太保李存勖、四太保李存信、五太保李存进、六太保李嗣本、七太保李嗣恩、八太保李存璋、九太保符存审、十太保李存贤、十一太保史敬思、十二太保康君立、十三太保李存孝,因皆被封为太保而得名,有时也特指第十三位义子李存孝。除三太保李存勖外,其他十二人都是养子。
因颇富盛名,中国历史后期很多人物组合、团体都以“十三太保”为号。
李存孝因力大无比,英勇善战,天下无敌,与西楚霸王项羽齐名,被誉为”将不过李、王不过霸“,在后人评说中更有“唐初有个李元霸,唐末有个李存孝,都是恨天无把,恨地无环”。意思是说天若有个把,他们能把天拉下来,地若有环,他们能把地提起来。
李存孝最为有名的是手下500飞虎兵,多次同他并肩作战,取得了战无不胜的辉煌战绩,令对手闻风丧胆,名扬天下。后因对义父用人存在疑问,遭人离间,最终落得五马分尸的可悲下场。
东岳十太保,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仙人。其中的温元帅最有名,孟元帅、康元帅也有一定知名度,其他几位则没 有多大影响。
东岳十太保又称东岳十元帅。这里的“元帅”与人间统帅全军的元帅概念不同, 只是对阴间将官的一种美称。
东岳大帝作为幽冥主宰,统治着极其庞大的阴间世界。 孤家寡人自然不行,就是人手少了也忙不过来。
于是,他手下设置了非常庞大的阴府官僚机构,以便处理阴间的各种事务。 重要的帮手除了十殿阎王、五道将军、判宫、城陛以外,还有东岳十太保。
“太保”本为官名,’古时候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之一,为辅弼国君之官。 后世也用作对武士豪杰、绿林好汉的美称,
如《说唐》中镇守登州净海大元帅靠山王杨林收有十三个武艺高强的好汉为义子 , 号称“十三太保”,《水浒传》中有个“神行太保”戴宗。
“东岳十太保”也是对东岳大帝手下的十位阴将的尊称。 据《梦粱录》记载,南宋杭州有一座广灵庙,与东岳太保有关:
广灵庙,在石塘坝,奉东岳温将军。请于朝,赐庙额封爵。 自温将军以下九神皆锡(赐)侯爵,
曰:温封正佑,李封孚佑,钱封灵佑,刘封显佑, 杨封顺佑,康封安佑,张封广佑,岳封协佑,孟封昭佑,韦封威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