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百姓买不起食盐,他们做菜放什么?
古时候百姓并没有“买不起食盐”,他们只是买不起“榷盐”,也就是加上了税金的盐,但私盐还是买得起的。并且,百姓买到的盐,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食盐”。接下来为什么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汉武帝时,官方开始实行“榷盐制”,也就是官方垄断食盐的产、销。
盐在古时候,是作为珍贵的战略物资的。官方这么做,主要是不希望把盐销售给外族,历史上很多次,外族得到了盐、铁,然后兵强马壮地来攻打中原。
那么首先,汉武帝以前,你不用担心,那个时候的盐并不是高价商品。汉武帝以后,私盐事业蓬勃发展。
举个例子,三国时的关羽,他的出身就是私盐贩子。关羽出生在山西运城,为什么叫“运城”?“盐运之城”。事实上,三国时的私盐势力之大,已经达到了朝廷都没有任何办法的程度。
有专卖,就必定有走私,千古一理。朝廷垄断了盐业,私盐就必然发展。
古时候穷苦百姓,吃的就是私盐。只不过,这种盐属于“原盐”,有害杂质多,但是价格非常便宜,百姓们不愁吃不起。
原盐的来源有很多,海盐、岩盐、井盐、矿盐……
这些盐,不都适合当作食用盐,但是百姓没办法,不吃不行,并且它们价格便宜。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基本上,历朝历代都有大量百姓因食用私盐而死亡。造成食用者死亡的原盐,绝大部分都是含有大量有害杂质的矿盐。
矿盐的价格却非常低,低到穷苦百姓也可以轻松接受。
最著名的就是《隋唐》里的程咬金贩私盐咆哮公堂的故事:“大老爷,我这是正经没上过税的私盐,你来点吧?”
在古时候,百姓食盐的消费,有一半以上是来自于私盐,官盐很少。而私盐价格很低,不存在老百姓“买不起”的问题。只不过价格低廉的私盐多多少少都有危害健康的隐患,所以古时候老百姓为了吃上一口有滋有味的食物,也真是够难的。
此外,其实很多官吏也会售卖食盐,但这不能完全算“走私”。
在古时候,朝廷给官吏发放俸禄,经常以实物代替现钱,发放的实物包括粮食、布匹、胡椒、食盐等。
官吏们拿到俸禄以后,需要换成现钱,他们就卖。只不过,他们既是官方人物,卖的又是自己的俸禄,官方对这种行为就睁一眼闭一眼。
于是,很多官吏就会把上好的俸盐卖给百姓,当然,官吏们在售卖的时候多半也会掺入些杂质以提高收入。历史上,比如清乾隆时著名的“刘罗锅”刘墉,晚年时大搞应酬书作,多以书作换其他人的粮食当然也包括食盐,然后拿到外头卖。严格来说,刘墉都售卖私盐了,你说这私盐猖狂到了什么程度?
不管怎么说,这种盐的价格比虽然一般的私盐要贵一些,却远便宜于正经的官盐,而且食用安全性更高,可谓“物美价廉”,也是非常受百姓尤其是中产水平的百姓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