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喜欢饮酒 古人喝的酒是啤酒还是白酒

  对古人喝酒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人喝的酒,是啤酒还是白酒?

  古人好饮酒,那些现今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有酒出现数的那是不胜数。但是,和今人喝完酒后荤七素八地没个人样相比,古代的人们喝酒后倒是特别有诗情画意,酒酌三杯,立马才思涌现。像书圣王羲之,就是在喝醉以后,写出了那名震千古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那么,到底为什么差距会这么大呢?其实这全部都是因为酒的原因。

image.png

  我们不得不先重新梳理下中国酒文化的历史。在周代,有文字记载的酿酒行为首次出现。周朝时期,礼仪等级被看得非常重要,而当时的酒也有清浊厚薄之分,用来侍奉给不同地位的人喝,因而酒也成为了当时礼乐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其实这个时候的酒,用的是一种叫做“曲糵并行”的方法酿造而成,其主要的酿酒原料则是五谷杂粮。除此之外,还有人将水果进行加工处理,酿出口味清新的“果酒”。“谷酒”和“果酒”,也就构成了当时酒类品种的两大分支。汉朝时期,相比周代而言,酒的品种有了更多的花样。得益于酿酒工艺的进步和原料选取进一步开阔,诸如稻酒、米酒、甘蔗酒这些新的酒类也开始出现。同时,因为丝绸之路的开辟,西域的葡萄酒也被引入中原。当然,这种上等酒类只能由王朝的贵族享用。

image.png

  汉代,除葡萄酒这种普通民众享用不到的酒外,其他品种的酒度数一般都在10%左右,并且有着浓郁的甜味,因此又被称为甜酒。汉朝以后的时间里,世事变化,但古人对酒的热爱一直未曾改变。为了体验更多不同口味的酒,古人们热衷于用各种原料来制作酒。比如,有一种叫做“黄花酒”的酒类,口味独特。人们采集鲜花蒸馏出来的醇厚花露,又加上精细研磨而成的红枣枸杞粉末,经过长时间的耐心等待和催化发酵,一坛口味清醇而带有淡淡芳香的黄花酒,也就制作而成了。

  要说酒的度数,古代中国的酒远比不上现代的烈性酒。元代进入中原地区之前,中国酒最高可能也就20度左右。这种酒比现在的什么白酒度数要低不少。而且,古人喝酒很少是只奔着酩酊大醉去的,而往往看重的是小酌几杯的风雅和韵味。不像现代人,白的啤的花的全上,喝到眼冒金星也在所不辞。忽必烈建立元代以后,以往长居在北方高寒之地的蒙古人,便对酒进行了一番大动作的改革,融合现有的中原酒,用蒸馏的方法替代以往的酿酒技术。这种改进带来的最大变化,使得酒精的浓度大大提升,大概在45到60度之间,和现在的白酒相当。蒙古人之所以要这么弄,自然是认为烈酒才能抵御寒冷,也更适合自己一贯以来的偏好。

image.png

  所以说,要有谁穿越回古代,喝惯了高度数酒的人,不一定能喜欢古人酿的酒。不过,不管古今酒类品种如何有差异,度数又如何大相径庭,还是得记住一点:小酌怡情,大酌伤身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