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晚上为什么要打更 打更里边有什么学问存在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人打更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欣赏。
在古装影视剧里,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桥段:在夜深人静的巷子里,人们打着灯笼,一边用木棒敲着梆子,一边大声吆喝:“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等,那时就感觉特别有趣。
这,就是打更。
打更,是我国古时候的一种夜间报时制度,是在钟表并不普及的古时候,在夜间为人们提供时间参照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文化体现,而由此产生出的一种巡夜的职业,就叫更夫,更夫也俗称为打更的。
古装电视剧里,我们常看到职业打更人晚上的打更提醒,比如:
咚!咚!咚!鸣锣通知,关好门窗,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咚!咚!咚!寒潮来临,关灯关门!......
咚!咚!咚!早睡早起,锻炼身体!......等等。
如此这般的一番关爱,有没有感动到你?抑或又觉得非常有趣呢。
打更是为了报时
在古时候,生产力比较低下,科技还不象现在这么发达,没有钟表之类的报时物件,没有现代化报时的工具。
人们缺乏精确的报时手段,晚上报时就几乎全靠打更的了,包括很多农村和城镇都有打更的,打更者算是应实际需求衍生出来的职业。
再有,那时的人们生活比较单纯和单调,基本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不象现在的晚间活动。
人们一听到打更的声音,便知道了时间节点,按时间按惯例该做什么,因此那时过的就是一种按部就班的平静生活。
还有,我国打更文化源远流长,打更起源于巫术,打更即为了驱鬼,只有受人尊敬的巫师才有资格打更,我们看到在一些文学作品中还保留了打更驱鬼的习俗,当然这也属封建迷信。
后来,随着时间推移,解放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对时间的要求远非打更可以满足。再后来,钟表逐渐开始普及,自然而然地,人们对更夫的依赖就开始慢慢减弱了,打更这门古老的职业逐渐消失殆尽了。
其实,我们还很怀念那种质朴而简约的打更文化,只是时代进步了,高科技代替了人工,社会进步同时,受时代局限的文化也就消失了。
打更的学问有哪些?
我们来回味一下打更文化,别以为咚咚咚敲几下,扯着脖子脖子吼几声,就叫打更了。其实看似小小的打更动作,里面藏着很多学问呢。
古时,更夫打更从晚上7点到第二天凌晨3点,一共有五更。对于更夫来讲,这纯属就是上夜班啊,辛苦是必然的。
民间的打更,一般是两人一组,待更鼓过后,其中一人执锣,另一人手拿梆子,走过各个街道和巷口,除了给人们通报时间外,还兼有巡逻和保安的职责。
1、晚上7点,是打落更,节奏为一快一慢,连打3次,声音如”咚!--咚!“,”咚!--咚!“,”咚!--咚!“。
2、晚上9点,是打二更,节奏为打一下又一下,连打多次,声音如”咚!咚!“,”咚!咚!”等等。
3、晚上11点,是打三更,节奏为一慢两快,声音如“咚!--咚!咚!”。
4、凌晨1点,是打四更,节奏为一慢三快,声音如“咚--咚!咚!咚!”。
5、凌晨3点,是打五更,节奏为一慢四快,声音如“咚--咚!咚!咚!咚!”。
古时没有凌晨五时即六更的打更,因为古人习惯早睡早起,人们基本五更天一过就开始起床做家务了,跟小时候印象中我的母亲很类似。
还有毕竟“一年之计在于晨”嘛,据说皇帝也是五更天就开始准备起床上班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据说五更天鬼在串,此时不宜惊动他们以免影响回不到阴间去而在阳间为祸,这当然是古人的封建迷信了。
打更是古时较为普遍的职业
古时候更夫的工作,时间段从日落黄昏到黎明清晨,相当于现在上夜班,辛苦程度不言而喻。
因为要准确报时,更夫晚上值班肯定是不能睡觉的,而是要守着沙漏或者燃香,才能确实报时,不然你以为更夫的时间从哪来呢,就是来源于沙漏或燃香。
古时没有钟表,自然就无法准确掌握时间。
白天的时候,人们尚且还能通过观察太阳的方向和高低来确认大致的时间,但是到了夜里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漫漫长夜里,古人就无从辨别了,就比较难办了。
对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影响不大,反正天黑就收工回家关门睡觉,天亮再起床下地干活。但对于一些夜间工作的人员如读书人、官员或手工业者等,掌握时间就比较重要了。
由此,古人就发明出了一些计时的工具,比如沙漏计时、燃香计时或者还可以夜观星象,这些都需要专业人士用专业知识来确定。
所以,回到打更主题上来,古时人们晚上时间报备,就需要靠人力更夫来报时了,而更夫也需要专业的计时手段,如沙漏或燃香来确定。
比如,更香、点燃一支是一个时辰或半个时辰,时辰到了再点一支,很容易掌握多少时间,负责定时的人观测到时刻变化,告诉更夫,再由更夫敲锣告诉所有人。
这样,一个地区只需要维护一套计时设备,通过打更实现时间共享,这也是古时候科技不发达时的一种信息广播平台吧。
这也从侧面体现了夜间更夫职业的辛苦,要确定时间,又要打更报时,其实还要兼有保安和巡逻的职责,可以说职责还是多啊。
还有,不管天气如何,打更人常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但是收入却很微博,而且一遇到险情,打更人自然是首当其冲的,危险系数相当高。毕竟是在夜晚值班,什么危险都有可能首先碰到,所以这样的危险性职业还是颇让人觉得心酸和不易的。
所以,打更职业被人们认为是高尚的,但古人有时也会拿打更职业来开涮,俗语“打更人睡觉-做事不当事”就是例证。还有句话叫做“落手打三更“,落手是一更天,意思是将一更天打成了三更天,就是搞错了。
打更人中也不乏有名人物,如孙中山的父亲就曾经就打过更,但他培养出了孙中山这样得杰出人物。在孙中山南洋纪念馆里,至今还保存着其父打更的物品,引发人们对打更的思绪。
总结
总之,打更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报时,为古时的人们夜晚带来便利,巡逻和保安的作用倒在其次。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钟表的应用及普及,打更这个职业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