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死”的叫法有什么?是怎么来的?

  人的一生有“生老病死”的循环,无论生前有多么煊赫,终免不了到老因病而逝,或因罪而被杀,或无疾而终。

  强大如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即使派人至东海求仙寻不老之药,也终不过在50岁的时候驾崩于邢台沙丘。

  请注意,说秦始皇的病逝,就给用“驾崩”一词了,为什么在秦始皇身上不能简简单单地用一个“死”字来记述呢?

image.png

  原来,在我国古时候,人们对“死”的称呼有着严格的礼制规定,死者的身份、地位不同,其“死”的叫法也就各不相同,且绝对不能混淆。

  据《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hōng),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这也就是说,“崩”是天子死亡后的专有称呼;诸侯或有爵位的王公死称为“薨”,秦汉以后也用于一些高级官员的死亡;一般大臣死就称为“卒”,士人死则叫做“不禄”;只有平民老百姓的死才能称为简单的一个“死”字。

  我们在一些常见的史籍记载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些帝王、诸侯、大臣们死亡时的记载对应的都是这些专用文字。

  当然,在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情况也逐渐有一些变化,其礼制并不再那么严格。比如,在唐代时,二品以上的官员死亡称“薨”,五品以上称为“卒”,六品以下至平民百姓则都称为死。

  到清代时,在皇室成员中,皇帝、皇后及皇太后等人去世则都称为“崩”,皇贵妃以下的嫔妃、王、公、侯、伯等爵位的人死亡称为“薨”。

  可能有的网友们也会发现,到了近代,我们一般又把为了正义事业而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死亡称为“牺牲”,这个称呼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其实,“牺牲”一词在古时候指的是用于祭祀的牲畜,通常包含马、牛、羊、鸡、犬、豕(shǐ,猪),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六畜”。

  在古时候,“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所以,古人对宗庙祭祀是当做国之大事的,不仅制定了严格、复杂的礼制,对祭品的选择也有严格的规定:用于祭祀的禽畜必须用纯色且完整的,只有纯色、完整的牲畜才能叫做“牺牲”。

  据《国语·周语上》记载:“使太宰以祝、史帅 狸姓 ,奉牺牲、粢盛、玉帛往献焉,无有祈也。”韦昭注:“纯色曰牺。”

  据《周礼·地官·牧人》记载:“凡祭祀,共其牺牲。”郑玄注:“牺牲,毛羽完具也。”

  据《汉书·礼乐志》记载:“河龙供鲤醇牺牲。”颜师古注:“醇谓色不杂也。牺牲,牛羊全体者也。”

  我们熟悉的《曹刿论战》(《左传·庄公十年》)中也有:“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情。”这里的“牺牲”,指的也是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牲畜。

  到后来,牺牲的含义也就逐渐地宽泛起来,用来泛指用其他动物所作的祭品了。

  正是因为牺牲最初是用作祭祀用的,这些祭品是在舍弃自己生命而为大家祈福,“牺牲”一词也就逐渐有了自我奉献的精神。

  到了近代,人们也就把“牺牲”一词的含义化成那些坚持为了信仰而死、为了正义的事业而舍弃自己生命的革命志士的死亡。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