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打井的时候,为什么要放乌龟在井里?

  一、面对大自然时古人的智慧

  众所周知大多数文明都是傍河而起,倚居长江黄河流域的中国古文明,沿着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生长的古巴比伦文明,在印度河和恒河滋生的古印度文明等等,可见水对于人类来说有多么重要,抛却文明发展不说,水最本质的作用便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基础需求。

  后来随着人类文明向四周的扩散,一些离大河流域稍远的人家为了生存而开发井利用地下水,为了生存创造出大自然所没有的事物,笔者从中也认识到了古人的智慧。

  最近笔者还了解到关于井还有一些故事,在古时候,人们挖完一口井之后会在井里放两只乌龟,经证实这个故事是确有其事的,至今在某些偏远的古井里还有可能发现两只巨大的乌龟。但是这个行为又有什么由来呢?就由笔者来向大家解释吧。

  首先是笔者认为最科学的一个解释,是古时候人们在打完一口井之后,没有像现代的仪器检验井中的水质,为了判断这里的水能不能饮用,于是人们想到在井中放两只乌龟,若乌龟在井中活的好好的,那就证明水是可以喝的。

  再者就是古时候经常发生战争,所谓兵不厌诈,就会出现投毒现象,史上有一场著名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役就是刘锜在河水中下毒,不懂一兵一卒便退了一个军队。

  古时候又不像现在水龙头接到每家每户,可能是一家甚至一村的人都靠着一口井喝水,所以为了防止出现以上情况出现,哪怕是为了防范邻里矛盾纠纷出现什么事故,在井中放点活物都是很有必要的,哪天一大早要是发现乌龟出了啥事也就知道水被人动了手脚。

  所以说人类在生存方面是存在很大的潜能的,这件事情经过人类生生不息的发展已经得到证实了。

  一直到现如今,人们仍然会借助动物的反应。在一些人家建房子的时候,地基下会有一些蛇洞,人们一开始会用鞭炮赶出蛇,等到在蛇洞上打下地基的时候,蛇会自己钻回洞中。

  为什么人们会选择和蛇住在一起呢?人们是为了借助蛇来预判地面下的反应,当基地不稳房子存在塌的危险时,蛇就会钻出洞人们便借此判断。

  其实除了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歇后语也是类似,比如“燕子低飞要下雨”,“蚂蚁搬家要下雨”等等,古人认识到在感应自然这方面也许动物会更具有天赋,所以他们选择观察动物的行为来判断自己感应不到的自然,然后讲这些经验流传至后世,让我们真真实实地感受到古人的智慧。

  二、与科学对立的迷信思想

  站在客观的角度,对于缺乏正确认识世界途径的古人来说,迷信其实是古时候文化的一部分,只不过在当今社会迷信被当做落后文化而淘汰。再者,人类做的很多事情其最终目的都逃不开生存和发展,对于古人来说,迷信是对于精神上的寄托,所以迷信思想在古时候是一种常见并且正常的现象,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待在井中放乌龟的行为,又会有另一番发现。

  古时候民间流传有四大神兽,分别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而其中玄武的形状是乌龟和蛇的结合体,于是民间便是把乌龟当做玄武的象征。

  相传玄武五行主水,四相中为老阴,是镇守北方的神灵,又言冥界就是在北方,所以玄武在民间有幽冥的说法,被道教视为通冥的真武大帝,这也是乌龟壳在古时候被拿来问卜的一个原因,《礼记》里有记载道:“玄武,龟也,龟有甲,能御侮用也。”所以古人在井中放两只乌龟也有一种镇井的意思,希望得到神明的保佑以求平安。再者乌龟本就是长寿之物,所以也有希望能长命百岁的愿望。

  笔者对于古时候的迷信说法从来不会觉得是天方夜谭然后置之不理,就像前面说的,我们要把这当做古时候的文化看待,虽然迷信是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但是站在历史的角度看,它与我们的整段古历史以及古文化息息相关,所以这些也是古时候不可缺少又精彩的组成部分,迷信对于现代而言是落后不可取的文化,但我们在认识它本该存在的年代时就不该忽略它。

  三、纪念先人

  网上还有一种说法是百姓投放乌龟是为了纪念大禹的父亲鲧,这就是另一个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了。

  对于大禹大家肯定不会陌生,但是大禹的父亲就很少会有人知道了。相传当时发大水,尧派鲧去治理水患,而鲧采取的多是障水之发,即建立堤坝堵塞,后等到舜继位时,鲧的治水毫无进步,舜在一气之下就处死了鲧。后来大禹继承了鲧的治水任务,借鉴了鲧的错误经验之后改用挖渠引流的办法疏通水患,于是有了后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佳话。

  然而故事到这还没完,鲧是一个心念百姓的人,身死之后仍对治水之事念念不忘,最后因为执念而化身为“玄武”,至此之后一直守护着人们。而人们为了感谢鲧的献身,也为了希望得到玄武的庇护,就一直在打好的井中放两只乌龟。

  其实这个故事就是典型的历史神话化,即将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加入神话的色彩,一方面是为了歌颂人物的事迹突出他们的杰出贡献,另一方面就涉及到政治了,是统治阶级为了宣扬宗教对百姓进行管理的一种普遍手段,也因为如此,史记神话在古时候中也是很普遍的现象,在早期历史记载中是同样存在的。

  以上三个便是井中放乌龟的原因,不论其科学与否,飘渺与否,在古时候都是可取又真实存在的原由。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