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如何修建灵渠的?灵渠水运带来了哪些影响?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灵渠自秦代开凿以来,就成为沟通南北的交通要道,成为中原与岭南物资交流的孔道。灵渠不仅在历代王朝的统治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是岭南地区联系中原内地的重要通道。在二千余年的水运往返中深刻地影响了沿岸百姓的社会生活,无论是通过灵渠来往的商人,还是依靠灵渠进行农业灌溉的沿岸居民,都承载着灵渠沧桑变迁的历史脉络。

image.png

  一、灵渠水运

  1、官府对灵渠航运的管理

  清代对于漕船的责任分配有着明确的归属,其中涉及了押运的官兵,沿途各地方官和专属负责的漕运官之间的责任,无论是哪一方的过失导致漕船人为失事,最后必将承担责任。清代对于漕运的管理细致入微,在从中央到地方有着明确的章程条例,来维持航运的正常运转。灵渠河道较为狭小,加之明清时期,商业贸易繁荣,官运和民运都希望借助灵渠一水,将货物运至目的地。但灵渠航运能力毕竟有限,又有枯水期,所以地方政府为保持灵渠的通航作用和正常运行,在灵渠这条航道上出台了各类的法令,以此稳定航运的正常秩序。

  当时商人将砍伐的树木扎成木簰,利用灵渠水运贩运至外地,致使在灵渠狭窄的渠道内发生拥堵,并且撞翻了运盐的官船,造成运船受阻,百姓哄抢事件,影响重大。两广总督阮元发布告示,指出木簰运输不得进入灵渠,阻碍灵渠航运通行,进一步明确了灵渠的航运规程,以此保障灵渠航运的正常运转。由于这些告示或者布告,都是由当时官府各级长官发布的,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和强制性,对于航运中遇到的问题,以官府的权威性规定行船办法,具有有效的规范作用,能够更好指引灵渠一线的航运运输。这些规定历代相沿,对于维持灵渠正常运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对后来灵渠的管理有着借鉴作用。

  2、灵渠沿岸驿站与码头

  清王朝在广西地区设置驿站制度,便于传递消息,递送文书,是加强边疆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手段。广西驿站向东可以去往广东,向西方向可达贵州,往南则可以去到云南,而由兴、全两县向北,则是通往京城的道路。兴全两县处于“湘桂走廊”的要道上,并有灵渠水利工程,为国家的驿站网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灵渠也成为中央设置驿站网点的上佳选择。在明代时,白云驿便作为南北交流往来的一个官设地点,方便往来。至清代,在顺治十六年时,白云驿的驿丞被裁撤,但白云驿作为驿站管理机构,一直保留了下来,直到清末邮

  政传递方式改变,白云驿逐渐失去其功能,淹没于历史的洪荒之中。清王朝在灵渠运河设置以上管理机构,并制定一系列的管理规定,其目的是为了使灵渠航运更好地运行,保证其正常地运输。而官方管理体系在陡河一线进行有效运转,是中央统治力深入地方的表现,而根据当地形势,做出一定调整,官府作为中央在地方的缩影,始终是地方管理的主体。

image.png

  二、商贸交往与水运繁盛

  1、义渡管理

  义渡作为公益性事业,撑船艄公是不允许向乘客索要财物的,如有违反,是要受到会内惩罚。开渡的时间也有详细的规定。义渡之中的开支也详细说明,选用渡夫也要确保公正。首事,为了避嫌,不得自己耕种渡田和自己撑送渡船。一系列的规定确保了义渡的正常运行。建设义渡,主要是来自资金的困难,以及后续为渡子提供工资开支,而在界首设立义渡是为了方便行人往来。界首义渡建立专门的公所,成为集会和办事的公共场所,并为渡子提供休息场地,并祭词文昌和关帝二神,希望在神灵的庇佑和监督之下,义渡可以发挥作用。但在建设的过程中又发生了诸多波折,使得工事屡停。在众人倡议之下,得以完成。公布捐资明细与开支明细,完成管理。

  2、兴建公益性事业

  清代时,各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流日益密切,不少商人远离故土,来到异乡,有的已经发家致富,有的还是处于社会底层,中国人讲究同乡情谊,此时的会馆带有明显的地区移民性质,他们为来到此地有无力承担死后购买墓地的同乡提供义山,在视死如生的中国人看来,是为已故的灵魂找到安息之所。会馆,是旧时承载商业行为较多的场所,也是考察一个社会经济指数的参考,会馆的自产生之日开始便是民间力量集合的产物,不为社会主流所认可,所以其相关材料在正史之中少见。但会馆无论是社会组织形式还是其建筑,在地方社会又是不可或缺地反映地方社会信息的重要载体,会馆在地方社会的运行之中承担了较多的社会责任,有利于乡民的团结,也有利于地方文化地发展,同时,也向社会宣扬了一种积极的“正能量”,所制定的行业准则为全行业所认可,利于提供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促进地方商业的发展。

  三、灵渠水运与桂北区域社会互动

  1、运河贩商与官府之间双向联动

  埠商所承办的盐运,事关国家是课税,意义重大。此次与木簰商人由于水路问题引发矛盾,由于木簰行走也有自身规定,官府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维持李念德号能够在灵渠行船的决定。同时,为了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影响正常的行船,便在告示后面再次强调陡河的行船章程,不得阻碍盐船,告知商民知悉。政府还是加强了盐业的管理,并将临全埠商部分店铺裁撤,减少可以夹带私盐的几率,以此希望埠商遵守盐法,保证盐业贸易的正常运行。虽然中央对地方商人有所打压,而在地方,官府却对境内资本雄厚的商人予以一定的保护,以此希望互惠互利,在不影响中央统治的情况下,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资本运作,对境内各种公益事业希望大商人能够捐资出力,以此提升自己的政绩,有利于升迁。

image.png

  2、航运商人与沿岸百姓利益勾连

  货物一路行经,在兴安又可以分为两条道路,直接走水路直达省府桂林,或者由高尚来到大圩中转。在大圩这个贸易的集散之地,商人与百姓之间的又有摩擦出许多火花。大圩因商业而繁荣,来往客商上下货物搬运需要挑夫帮忙,从而使大圩一处成立了一支挑夫队伍,一方面,挑夫们因搬运贸易而生,依靠商人的报酬,另一方面,挑夫在看到贸易日益繁荣之后,坐地起价,造成“过取则客商裹足不前,墟市寂寥,贫富皆为其因”的现象。

  面对这样的情景,大圩当地的民团先是发布挑夫管理的告示,企图能够规范挑夫的行为,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作为管理大圩的官府派出机构大圩盐运水利分府,发布告示,加强对挑夫之间的管理,维持有序的市场秩序,保护商人的利益不受损害。虽是商人与挑夫之间的矛盾纠葛,但最终还是上呈官府,希望依靠官府的行政力量,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制定有效的章程进行管理,规范沿岸挑夫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创建水路贸易的良好商业环境,使得商人与沿岸民众之间处于和谐的平衡点,确保地方社会的安定。

  结语

  灵渠一水由最初因为军事目的而开凿并使用,作为交通运输的纽带,西南与中原之间相互交流,使得桂北地区成为粤西开发最早,受到中原文化影响最深的地区之一。随着不断地发展,灵渠一水的功能日渐丰富,为周边农田提供灌溉水源,为商品货物提供流通渠道,更为国家力量维护边疆安定提供便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