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需要生火做饭 古人为何好几天都吃不上一顿热饭

  对古代打仗吃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士兵行军打仗,为啥好多天吃不上一顿热饭?这背后有啥猫腻?

  古代战争时期,埋锅做饭,那是一等一的机密。

  甚至敌方的探子通过埋锅做饭的工具以及埋锅做饭的总时长和不同的锅的位置就能够判断出来敌军的主力部队有多少,主力部队在往哪个方向走以及将帅是谁。

  所以在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埋锅做饭就是部队的机密,而且是重大机密之一。

  大部分将军命令士兵埋锅做饭时,等做好了之后会把这些设备一统销毁或者掩人耳目。

  在中学时期我们肯定读过这个故事,一个将军带领着一支部队前往某个地方去做机密任务,而在做机密任务的时候,自己的部队人数越来越少,怎么办?

  于是这个将军就命令士兵每一次做饭时都加大埋锅做饭的使用器具,同时故意丢出一些粮食来,然后再多拿出一些设备来,以此来向敌军表明我们这边已经有了增援部队。

image.png

  而正是通过如此巧妙的方式,使得部队能够平安逃脱。

  由此不难发现,埋锅做饭在古代不单单是军事机密,而且已经演变成了高级将领的保命手段。

  第1点:古代战争时,什么阶段会埋锅做饭?

  古代的战争和现阶段截然不同,就算是想要埋锅做饭,也必须经过一系列的手续。

  而且古代埋锅做饭所需要做的前期准备会更多,也更不可控。

  比如古代可不是一人拿着一块煤然后再打一口行军锅,不太可能。

  一般是用现成的土块或者石块搭建起来,然后再由士兵去周边捡拾一些柴火。

  而这个捡拾柴火可就要命了,不妨想象一下,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士兵要吃饭,得需要多少柴火,这个工作量得多大?

  更重要的是周边好像也没有这么多的柴火,所以埋锅做饭往往成为了士兵们的奢侈。

  所以大部分士兵无论吃的还是喝的,都没有我们看古代电视剧那般光鲜亮丽。

  大部分士兵吃的可能就是朝廷一统发放的干粮,喝的就是冷水。在行军的时候走到某个地方吃口干粮喝点冷水,稍作休息一下,然后继续赶路。

  当然可不是每一个士兵都这么痛苦,在古代也是有特种兵的,比如侦察兵。

image.png

  这些侦察兵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就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另外,还有一些将军也都是娇生惯养的主,必须要吃好饭吃好菜。

  想想也在情理之中,毕竟他们承担了如此大的风险,如果每天吃糠咽菜也有点说不过去了。

  比如霍去病远征匈奴的时候,曾经要求汉武帝给自己搭配4个厨子。

  所以在古代,大将军一般是有埋锅做饭的可能的,而普通士兵想要埋锅做饭,难度较大。

  而且在常规战争和常规状态之下,士兵不太可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

  真正能享受的时候一般是在战况紧急的前一天晚上,说得不太夸张一点,这很可能是这些士兵的最后一顿饭了。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保证士兵吃饱喝足且有精力,要不然的话第2天的战争很有可能打不下来。

  举个简单例子,对方10万士兵,我们这边10万士兵,明天就要大决战了,决战之前让士兵们吃碗热乎饭是没问题的。

image.png

  但因为古代的行军机制问题,以及古代人吃饭的节奏和我们现代人吃饭的节奏不太一样,古代一般是一日两餐。

  当然部队尤其是远距离行军跋涉,肯定不是一日两餐这么简单,而埋锅做饭也基本保持了这个基调。

  虽然不简单,但也大体类似是在当日的晚间,包括黄昏甚至黄昏以后进行埋锅做饭。

  比如出自明代的:各军沿途炒面……每军关于小麦三斗这句话,言辞表述部队在行军之前一般是要求各地准备好炒面,把这些东西直接塞在士兵的袋子里,饿的时候直接吃。

  看到没有,在古代行军作战时,大部分士兵是没有吃口热饭的标配或者标准的,毕竟柴火难找,而且战况紧急。

  第2点:埋锅做饭所需要的准备工具

  那有人就说了,士兵们就是想吃口热乎饭,朝廷必须满足士兵的这点诉求,就得立刻马上去埋锅做饭。

  那么在埋锅做饭之前,一般需要准备什么东西呢?

  大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就是石块或者土块。

  如果这些都没有,那就只能找个铁锹了,或者拿士兵的武器来,为什么呢?

  要注意,埋锅做饭可不是在下面放点油或者放点煤就能直接把锅点燃的,而是需要搭柴火。

  既然需要搭柴火就需要有专用的土坑,如果能找到几个石块,那条件就更棒了。

  但是行军作战时往往是几万几十万的士兵往前走,根本来不及去找石块。就算是找到了也不够分的,一般就是在一块空旷的土地上挖上几个坑而已。

  之后几乎是所有的士兵一块去捡拾柴火,能捡多少就捡多少。

  既然埋锅做饭,那多多少少还得有点储备功效。

  比如晚上的时候柴火生得多一些好取个暖。当然夏天的晚上就不用了,可冬天的晚上,一个小小的火苗周边可能围着里三层外三层数不清的士兵。

  可大家要注意一点,在之前的文章当中我也说过,在古代想要吃一碗热腾腾的饭菜,难度其实是很大的。甚至某些大家还要花钱专门雇佣别人去捡拾一些柴火。

  那有人就说了在山区不太可能存在这种情况,可是在大城市里面呢?

  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靠着种植粮食庄稼最终产生的那一点点的柴火来抵御冬天的严寒,难度是很大的。

  然后把这些东西都准备齐全了,最后需要准备的是什么?

  就是食物和水。

  水好找,一般古代行军作战之前会有侦察兵或者探子提前找好水源,以便保障士兵的饮水问题。粮食一般是某些动物的肉或者一些粗糙的粮食倒在一起煮熟。

  如果实在没有动物随便捕杀几只在野外,问题也不大,毕竟那个时候的士兵都有弓箭,一下午的时间怎么着也能抓出几只来。

image.png

  如果再不济,随军的将军或者士兵一般也会带着一点点的肉食,这些肉食大家凑一凑就可以了。

  这些东西都准备好之后,埋锅做饭也就没那么容易了。

  但即便如此,士兵也吃不了多么热腾腾的饭菜。

  原因还是一点:缺少柴火。能短时间内把这些饭菜烧得稍微温和一点就差不多了。

  除非这支部队不差钱,或者整个朝廷举全国之力去养这一堆士兵,否则难度很大。

  第3点:埋锅做饭的几大可能

  既然我们讲了埋锅做饭的难度这么大,那么古代会在什么情况下埋锅做饭呢?

  其实在此之前我们已经零零散散地讲了一些可能,但是这些可能不够,最起码远不够埋锅做饭的主要可能情况。

  第1种是打了大胜仗。

  这一场战争赢了,赢得特别痛快,上到朝廷下到民间百姓都特别开心。

  皇帝还说了有功劳的都给银子都给恩赐,已经彻底击败了敌人且没有太大危险了。

  这种情况下埋锅做饭犒劳一下士兵是应该的,而且这顿饭一般是当下阶段士兵们能吃到的最好的一顿饭。

image.png

  第2种是打了败仗。

  没有多少人了,准备明天背水一战。

  这样的战争在古代也有很多,原本是一个大规模集团军,动辄就30万到40万的人和敌人进行拼杀,打到最后就只剩下5000人了。

  准备明天一起突围,能活着出去几个就算几个。

  这个时候一般高等级将领也会下令把周边可能搜集到的物资全都收集过来,然后吃一顿饱饭。

  第3种是某些特种部队前往做任务的时候。

  比如某些使臣要去和对方谈判,或者侦察兵探子去窥探敌方的排兵布阵,再或者有某些特殊任务,需要去请救兵或者去发布调令。

  遇到这些特殊情况也会让这些特殊士兵走之前吃一顿饱饭。而之所以吃这顿饱饭,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体力和灵敏度。

  但是这样的埋锅做饭并不是针对普通士兵的,而是针对某些有特殊技能的士兵,或者付出重大贡献的士兵。

image.png

  第4种是突击行动。

  比如在某一个阶段里面突然间了解对方的粮仓在哪里,今天晚上就要千里奔袭烧掉对方的粮仓,而且时间还算充沛,可以让参与此次行动的士兵吃一顿热饭。

  因为对于这些士兵来说,这可能就是最后一顿饭了。

  简而言之,古代的战争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轻松,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光鲜亮丽,而是真实的实打实的拿士兵的生命再往前冲。

  也正因如此,在当时的物资极其匮乏的条件下,士兵们想埋锅做饭吃一顿热乎饭,有时候也只是一个渴望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