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北伐大多数都是以失败告终 朱元璋为什么能成功

  对古代北伐多以失败告终,为何朱元璋北伐能彻底成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孟子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他讲述的是战争中的三个关键因素,天时、地利和人和。

  从儒家思想的角度来考虑,在这三个因素中,人和是最重要的,有道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但是在双方士气高昂,物资充沛的情况下,地形和天气的重要性就彰显出来了。

  拥有上下五千年璀璨文明史的中国,曾出现过许多耀眼的将帅和谋臣,在他们一生辉煌的战绩中,他们对天时、地利和人和的把握可谓是轻车熟路。

  “兵圣”孙武、“兵仙”韩信、“杀神”白起、“武圣”关羽、李靖、郭子仪、岳飞、韩世忠等无一不是运用此法的高手。

  然而由于古代生产力极为落后,区域发展不平衡,人心向背固然重要,但在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战争中,人和的重要性并没有占主导地位,因此还是天时和地利的因素所占的比重比较大。

  在那个没有气候卫星精确制导的年代,把控天时是很不容易的,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地理条件确是双方有目共睹的。

  占据地利的一方,只需要花费很小的精力和资源就能够遏制住交通要冲,而进攻的一方要么需要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来夺取它,要么需要长途跋涉绕道而行。

  这两种方式无论是哪一种,对战局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我国的南北资源分布

  我们国家的地形是西高东低,南方多水网,在长江以南的地区山多且茂密,不利于农耕,而北方除了拥有中原地带还守有关中平原适合大面积的耕种。

  粮食的多寡和种类又决定了北方有比南方多得多的人口。

  而北方出了长城就是蒙古高原,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为骑兵提供了良好的马匹资源,而且丰富的草场又是发展畜牧业的天然牧场,能够为北方人提供丰富的肉制品。

  能够吃到丰富的肉制品,北方人自然比南方人显得强壮许多,在作战的时候,南方人自然也不是北方人的对手。

image.png

  在西南地区,四川盆地虽然是天府之国,但是四周环绕重山,易守难攻,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就是因为蜀道艰难,后勤跟不上,最终功败垂成。

  兵员马匹南方皆不如北方。而且长江虽然是天险,北方往南不容易,南方去北方也不容易。

  中原地带城市众多,交通发达有利于屯兵和互相支援。在没有绝对地把握的情况下,南方军队一旦踏足北方,很容易就会陷入重围而不得脱身。

  在几千年的统一战争中,北方南征势如破竹,北朝大将屡建功勋。

  但是南方北伐却难于登天,鲜有成功,历史上只有两次成功的。

  一次是朱元璋从南京起兵北伐元朝收复汉族失地。一次是1926年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打败北洋军阀,至此,北洋政权全部瓦解,北伐战争成功了。

  东吴吕蒙的策略

  早在汉末三国时期,东吴的军事家吕蒙就曾经指出北方政权的弱点。

  他说道:“今操远在河北,新破诸袁,抚集幽、冀,未暇东顾。徐土守兵,闻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势陆通,骁骑所骋,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后旬必来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

  他认为东吴进行北伐只有只有走荆州和徐州。但是徐州交通发达,是四战之地,北方曹魏很容易把它进行包围。

  当年陶谦三辞徐州,刘备都不敢接,主要就是这个原因。后来刘备和吕布先后失去徐州,最终徐州被曹操夺得。

image.png

  而荆州曾经是刘表的大本营,地理位置优越,水网发达,有利于东吴水军的行动。

  占据荆州之后,进攻樊城入中原,这也是诸葛亮隆中对的决策之一。

  然而吕蒙在从关羽手中夺取荆州之后不久就去世了,他没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宏图抱负。

  但是在几十年之后的南北朝时期,刘宋政权的开国皇帝刘裕北伐期间,他们就按照吕蒙当年的策略渡过长江,迅速占领徐州为根据地,然后劫掠四方。

  当时南军士气正盛,北国因为长期战乱士气低迷,刘裕正可以借此秋风扫落叶之际,在中原地区恢复汉人江山,但是他的重臣刘穆之在这个时候病死了,导致北伐战争功败垂成。

  朱元璋北伐

  而朱元璋北伐,则与上述有所不同。

  朱元璋的一生堪称传奇,他的经历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他从小沦落为乞丐,当过和尚,后来参加红巾军,从一名小兵做起,完全是自学成才,历经磨难才最终成为一代君王。

  他在南方打败陈友谅、张士诚等一干枭雄,准备渡过长江跟蒙元决一死战的时候,他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北伐策略:“先取山东,去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拉潼关,守之,据其户门槛,天下局势,归我所控,再入元都,则他势孤援,无战可克。既可克其渡,鼓行而西,云,九原,关陇,皆可扫而下。”

image.png

  不得不说,这是朱元璋的一次伟大的创举。

  在他之前,南方政权从来没有北伐成功过。晋灭东吴、隋灭南陈、宋灭南唐、蒙古灭宋无一不是北方政权消灭南方政权。

  北方地势平坦,有利于蒙古骑兵的发挥,虽然明军已经装备了大量的火炮和三眼铳,但是组成单位主要还是步兵。

  尽管蒙元现在的实力跟忽必烈那时候已经完全不能相提并论,但是毕竟这个生长在马背上的民族还是非常强大的。

  他很清楚敌我双方的实力,因此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就明确指出了利用北方的地利,派兵攻占山东之后,向西直扑中原地带河南,占据潼关,堵住关中元军出兵支援中原和北方,避免北伐军在挥师河北攻占元大都的时候腹背受敌。

  在占领元大都之后,率军从北到南一路扫荡,攻占山西、甘肃。

  这样曾经的汉族中央政权的领土就完全被收复了。

  也许是充分吸收了谋臣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真言,朱元璋在北伐中更加注重实力的发展,而非那种虚名。

  他放弃了派兵从潼关直取关中攻占长安的计划,而是派兵把守关隘。

  这一具备前瞻性的战略,也使得他在格局上高于同时代的其他枭雄,最终统一了北方。

  朱元璋对天时地利人和的把握

  朱元璋的成功离不开大胆的谋划,当然也离不开对天时地利人和的把握。

  蒙元是外族政权,长期对辖下各个民族进行高压统治,尤其是南方汉人,所以朱元璋的北伐是得到了广大汉人支持的。

image.png

  其次,从隋朝开始就开辟的京杭大运河,打通了南北的水路交通,南方的生产力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逐步南移,这和吕蒙那个时代已经大有不同了。

  朱元璋北伐的时候,中国南方物资充裕,能够给北伐军提供充足的后勤保证,而北方被蒙元蹂躏的赤地千里,又蒙连年旱灾,民不聊生,蒙古贵族们只顾着争权夺利,你攻我伐,哪里还会拧成一股绳共同对付朱元璋的北伐军。

  这些有利条件又加速了蒙元的灭亡。

  所以朱元璋就是靠着天时地利人和以及自己宏大的胸怀,成为了一代传奇,为大明开创了200多年的基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