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舒翰带领二十万大军,为什么还会在潼关惨败?
潼关之战是安史之乱时期,唐军与叛军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以哥舒翰失败收场,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往下看。
安史之乱是发生在大唐中期的一场浩劫,历时长达八年之久,其影响是灾难性的,使大唐从此一蹶不振,直至灭亡。
这场叛乱原本持续不了那么久,八年之中大唐有几次机会,却都错过了。其中,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二年就有一次,也就是在哥舒翰二十万大军防备潼关之际。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虽然叛乱刚刚爆发了七个月,但形势明显朝着有利于大唐的发现发展:
安禄山占领洛阳后,急于称帝,放缓了进攻潼关的节奏。加之哥舒翰二十万大军闭关不出,安禄山干着急没办法。
郭子仪、李光弼率领十万朔方军东出井陉,进入河北,在敌后取得了嘉山之战的胜利,将史思明打得落荒而逃,在以颜真卿为盟主的河北地方军民的配合下,唐军彻底切断了安禄山与范阳老巢之间的联系。
江淮方向,名将张巡守城的本领在上下五千年中堪称翘楚,一个雍丘城,成为叛军心中的梦魇。
江汉方向,颍川太守来瑱是一条铁骨铮铮的硬汉,被叛军称为“来嚼铁”。
四面都不顺,安禄山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将当初劝他起兵的手下叫来一通臭骂。竟萌生了放弃洛阳,退回范阳的打算。
此时,唐军与叛军形成了一种对峙局面。而叛军远道而来,利在速战,长时间打不开局面必将生变,所以,对峙对大唐是有利的。
但就在此时,哥舒翰却接到了玄宗出关进攻洛阳的命令。这件事情的导火索是玄宗接到情报,说叛将崔乾佑把守的陕郡只有四千老弱病残,毫无防备。这怎么可能呢,用脚想也知道是安禄山的诱敌之计。
于是,郭子仪、李光弼联名上书,要求哥舒公继续坚守不出,自己带兵直捣反贼范阳老巢,安禄山必定玩完。郭、李虽对战局有些乐观,但思路是好的。颜真卿手下的年轻谋士李萼也持同样的观点。哥舒翰也接连上奏,坚持继续坚守,等待时机。可以说,除了皇帝以外,坚守潼关是所有人一致的意见。
但是,玄宗铁了心,有时一天十几道催促的命令。君命难违,哥舒翰抚膺悲哭,含泪出关。果不其然,二十万大军在灵宝惨败,哥舒翰也被部下胁迫着投降了安禄山,大好局面毁于一旦。安禄山则欣喜若狂。
列宁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而潼关惨败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堡垒从朝廷内部被攻破了,始作俑者有三人:唐玄宗、杨国忠、哥舒翰。
这是一场典型的统治集团内部的政治倾轧。
杨国忠虽然是个奸臣,但他也不傻,知道坚守潼关的意义。所以,开始他支持哥舒翰的立场,唐玄宗加哥舒翰为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提拔宰相以示恩宠,杨国忠也支持。哥舒翰干劲十足,他们在长安都可安享太平,一个宰相头衔对他也没有什么威胁,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一件事情改变了杨国忠的心态,那便是安思顺被杀。安思顺时任朔方节度使,是安禄山继父的侄子,沾点亲戚关系,但决不是同党,在安禄山起兵之前,安思顺就上书玄宗,建议朝廷防备安禄山。起兵之后,安思顺便放弃了兵权,由郭子仪接替,自己老老实实来长安当官。
而安思顺与哥舒翰积怨已久。平时,藩镇诸将之间难免因争夺点兵马地盘而产生摩擦,再加上哥舒翰一直瞧不上安家,所以矛盾不小。
此时,哥舒翰大权在握,想整倒安思顺出出气,便伪造了一封他与安禄山的信函,并列举了他的七大罪状。玄宗正依仗着哥舒翰,想也没想就把安思顺处死了。
这便引起了杨国忠的警觉,今天你哥舒翰手握重兵可以除掉安思顺,那么明天会不会除掉我呢!还真不是杨国忠多心,哥舒翰的手下王思礼等人,几次三番要求干掉杨国忠这个奸臣。而哥舒翰为了大局一直压着。
于是,杨国忠开始行动,他建议玄宗招募三千兵马在皇家苑囿中训练,并指使心腹杜乾运招募一万兵马,屯兵灞上。名义上是加强防备,实则是防备哥舒翰。
哥舒翰看在眼里,气不打一处来:好你个杨国忠,老子在前面拼命,你却在背后捅刀子。于是,一刀结果了杜乾运,吞并了他的一万兵马。杨国忠冷汗直流,整日担心哥舒翰也结果了他。
而唐玄宗的内心一直想尽快平定叛乱,风光了一辈子的皇帝,老了却经受了这么大的耻辱,连东都都丢了,这老脸往哪搁呢!所以,他迫切地想收复洛阳,挽回脸面。前期就非常心急,错杀了高仙芝与封常清两员大将,这次心急的毛病又犯了。
其实,玄宗一直是按收复洛阳的目的部署,所以让郭子仪放弃从云中直捣范阳的计划,改成东出井陉进入河北,进而收复洛阳。但是玄宗一直没有下定决心,众将士的反对他到不一定当回事,关键是杨国忠这个老小子也不支持他。
接到叛将崔乾佑疏于防备的情报后,玄宗又征求杨国忠的意见。杨国忠一想,这不正是整倒哥舒翰的机会吗!如果他不出兵,就步高仙芝与封常清的后尘;如果出兵则必败无疑,肯定死罪难逃。只是,杨国忠没有想到哥舒翰会败得那么惨。玄宗看到二比一的结果,下定了决心,才导致了潼关惨败。
杨国忠真是坏透了,为了一己之私,竟在关乎江山社稷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发生了动摇。他出卖了信任他的玄宗,出卖了大唐。
潼关惨败后,长安危殆,玄宗不得不弃城而逃,于是发生了震惊天下的马嵬坡兵变。他失去了帝都、失去了杨贵妃、失去了皇位、失去了最后的尊严。
这本是一场不应该发生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