疙瘩病是什么疾病?为何会在明朝时期爆发?
在中国古代,尽管没有“流行病”这个名词,但其医学概念是存在的,这就是“疫”。这是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明末的时候,全国各地流行着一种“疙瘩病”,或者叫“疙瘩瘟”。《明史》上曾记载:“病者先于腋下股间生核,或吐淡血即死,不受药饵。”
那么,这是一种什么病?究竟是怎么流行起来的呢?这场瘟疫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先得来谈谈明朝和蒙古之间的恩仇。
明朝和蒙古有不世之仇,毕竟大明王朝灭掉了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将之赶到了偏远的漠北之地。朱元璋和朱棣还数次北伐,攻打蒙古。
在整个明朝时期,蒙古从没有中断侵扰明朝边境。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蒙古是游牧民族,他们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注定了他们除了牛马等生活原材料外,许多生活必需品都需要通过互市,向明朝购买。
朱棣在位时,曾允许蒙古以朝贡的形式,在指点的地方与明朝进行贸易。以便他们能交换到铁器、瓷器和布料等。
同时,朱棣为表现明朝是上邦大国,在蒙古人朝贡时,往往会赏赐丰厚的礼物。
几朝皇帝过后,为了能得到更多的赏赐,来明朝朝贡的蒙古人队伍越发壮大。不仅如此,他们来回的费用,也都由明朝承担。
这种吃大户的情形,让明朝苦不堪言,所以一再限制蒙古人来朝贡的人数。这就引发了蒙古人的不满,于是开始不断侵扰明朝边境,四处烧杀抢掠。
到嘉靖在位时,对于蒙古的抢掠,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于是明朝干脆关闭了互市贸易。结果导致蒙古人的疯狂报复。尽管后来迫于压力,明朝又开放了互市贸易,但是蒙古人却成为了影响明朝安定的毒瘤。
同时,由于明朝天灾人祸不少,许多明朝百姓为了生活,只得逃往蒙古草原,在那里开垦荒地,种植农作物。
当草原被大量开垦后,生态就遭到了破坏,老鼠和人就形成了人鼠杂居的情形,人和老鼠接触的机会,也就大大增加。
到明朝末年,几乎没有风调雨顺的时候。先是气温陡降,低温和干旱导致庄稼多年歉收,饥荒在全国蔓延,饿死者不计其数。
在这种情况下,各地纷纷暴动。再加上后金一心想挺进中原,因此,延续了200多年的明王朝政权,到了大厦将倾的时候。
天灾人祸也影响了老鼠。找不到食物的老鼠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很快就有老鼠感染了鼠疫,并迅速在同类中扩散。
为了寻找食物,带有鼠疫的老鼠,不断往人居住的地方迁徙。而当时的饥民为了果腹,他们不仅会把老鼠藏在洞中的食物扒出来吃,还把死在路边的死老鼠拣来吃。这样一来,人就很容易感染鼠疫。同时,由于当时逃荒者众多,于是鼠疫被他们带到了各地,很快鼠疫就在全国爆发了。
显然,由于当时的人不认识鼠疫,所以才称之为“疙瘩瘟”。
据《明史》记载:“崇祯14年始,大名府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岁大凶。广平府大饥疫,人相食。京师大疫,天津大疫。河南全省大疫,开封府阳武县死者十九,灭绝者无数。荣阳,民死不隔户,三月路无人行。”
由于古代医疗条件非常落后,只能倚靠中医保守治疗,而且当时的人们并不了解什么是“人传人”,许多人为了避疫,纷纷举家迁走,这样一来,鼠疫猖獗,各地均不能幸免。
很多传染上疫病的人,几乎是“朝染夕死”。光是北京都城里,每天“死亡都数以万计”。以至出城下葬的棺材,将城门都堵得严严实实。
明末书籍《花村谈往》还对这场瘟疫的凶险,有过大量形象的描述。
比如,有个官员前一分钟还和同僚喝茶,后一分钟已经“不起而殒”。
比如,两人骑马,先后而行,前人才说几句,回头望时,后边的人已经“殒于马鞍,手持马鞭奋起”。
比如,婚礼正在进行,新婚夫妻却已暴毙于婚礼之上。
由此可见,被感染上鼠疫的人,几乎没有医治的时间。
鼠疫不光导致百姓多病死,明朝的军队也因感染,死伤无数,战斗力极速下降。以致北京内外城墙15万多的垛口,只有不到5万士兵守城。这样平均分下来,差不多一人要守4个垛口。
就算是这些侥幸存活的士兵,由于久无军饷,粮草又供应不上,因此他们“衣装狼狈,等于乞儿”。病弱的士兵早已没有战斗力,只能坐在地上休息,以致拿鞭子抽打他们,也无法驱使他们站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李自成的大顺军,很容易就打进了北京城。
有人会问,李自成的大顺军难道就没被感染鼠疫吗?
李自成攻进城的时候,已经是春天,随着气温的回升,鼠疫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平息。
可以说,李自成能够胜利,是得尽了天时地利。可惜的是,他只是个没有见识的农民,不懂治国之策。所以最终只做了42天皇帝,便被紧随其后的清军打得仓皇而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