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之变的时候,曹爽有没有可能战胜司马懿?
公元249年正月的一天,曹爽兄弟陪同魏主曹芳前往高平陵拜祭曹睿,司马懿这头忍耐已久的“睡狮”终于逮着机会,趁机联合郭太后发动高平陵之变,最终曹爽以惨败退出历史舞台,并交出了掌管近十载的曹魏帝国主宰权。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高平陵之变。
可能在很多人看来,曹爽当时是有翻盘的机会的。司马懿虽然控制住了魏都洛阳,但是最大的筹码魏主曹芳却还在曹爽手中,当时大司农桓范经过再三权衡,觉得当前形势更有利于曹爽,便特地从洛阳城逃出来,向曹爽进言,只要带着魏主前往汉故都许昌,再诏令天下人勤王,司马懿必败。但无论桓范如何劝阻,曹爽最终还是选择了向司马懿缴械投降。难道曹爽真是个油盐不进的主?我看未必。
据《资治通鉴》记载: 范至,劝爽兄弟以天子诣许昌,发四方兵以自辅。爽疑未决,范谓羲......羲兄弟默然不从。
曹爽“疑未决”,很大原因是在考虑桓范建议的可行性,虽说“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大优势,但在没有大多人支持的情况下“挟天子以令诸侯”无疑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情,董卓就是最好的例子。那我们先看看支持曹爽的到底有多少人,毋庸置疑,大司农桓范是支持他的,他的亲信自然不用多说,但在如此危机时刻,其亲兄弟曹羲等人“默然不从”的态度就有点儿意味深长了,而随他一起前往拜谒高平陵的尚书陈泰及侍中许允更是劝他选择交权,再反观司马懿那边,除了本就在朝中担任要职的司马孚以及司马师外,太尉蒋济、司徒高柔、太仆王观等士族大家皆站在司马懿这边,除此之外其实还有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就是曹魏外戚郭氏,虽说曹魏国政是外戚不得干政,但太后的名义依然是不容忽视的,更何况司马懿还是个经久官场、战场的政治老手,军事强人,身为四朝重臣的他在朝中威望甚高,而曹爽除了皇室宗亲的身份比他强点儿,其他的的确无法同司马懿相提并论。因而曹爽这样一掂量,选择投降更靠谱,最起码能保住荣华富贵。但只是他忘记了司马懿实际是个无赖,当初已通过装病骗了他一回了。再骗他一回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说实话曹爽的此次失败归根结底是曹魏宗亲与士族对抗的一次彻底落败。早在曹叡托孤时其实就发生过宗亲与士族的较量,据《汉晋春秋》记载,曹叡刚开始考虑的托孤人选几乎清一色是曹氏宗亲,但却遭到士族代表刘放、孙资等人的阻挠,不得已才改为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的。曹爽作为宗亲的代表,司马懿作为士族的代表,二人刚开始的合作还是挺和谐的:
宣王以爽魏之肺腑,每推先之,爽以宣王名重,亦引身卑下,当时称焉。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久曹爽开始向士族发起挑战,首先是以丁谧之计拜司马懿为太傅,趁机剥夺其兵权,接着又用同样的方式架空了蒋济等人,不久朝中兵权皆为曹氏宗亲所掌控,为了打压士族,曹爽起用了一批亲曹派名士,比如曹操女婿何晏、明帝曹叡亲家毕轨、曹操同乡丁斐之子丁谧、夏侯玄等。紧接着曹爽又施行了“正始改制”,由于关于这一法度变革的史料极少,“正始改制”的具体细节我们不得而知,但就“正始改制”的参与者夏侯玄同司马懿有关时事的论断,我们能窥知一二:
其一,便是对九品中正制的改革,九品中正制作为曹魏选官的主要途径,长期为士族所把控,因而曹爽想要将选举权收归中央借以弱化长期由士族担任的州郡中正之职,这项举措实际是在动摇士族的根本。除此之外,曹爽还以亲信何晏为尚书,主管选举,培植亲曹势力。
其二,便是关于地方行政机构的改革,裁撤冗余的郡一级,只保留州、县两级。此条改革对于精简机构,提高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确实有益,但这同时也意味着要裁撤大批的官员,归根结底还是触犯了士族的利益。
其三,便是打压奢侈之风,主要是从服饰和排场入手。曹爽集团提出这条改革措施,主要是基于起用的正统名士何晏、夏侯玄等人皆好玄学,但士族所秉承的理念却是儒学,因而表明上看只是一场有关风气的变革,背地里实际是党争的体现。
这场法度变革因为触犯了士族的利益遭到了大多数士族的坚决抵抗。比如当初力推曹爽辅政的孙资,也因“正始改制”一事对曹爽极度不满。
打压完士族,曹爽集团便把矛头转向了另一股势力——外戚,标致事件是正始八年,将郭太后软禁于永宁宫,至此曹爽将自己所有能够团结的势力全都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这也就直接注定了高平陵之变曹爽集团必败无疑。
反观曹爽集团的做派,其实早在其执政之初便早就注定了自己的失败,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高平陵之变恰好为士族提供了反抗的时机。要知道颇具英才的曹叡当初托孤之时,碍于士族的势力,也不得不重新选定托孤大臣,而曹爽偏要凭自己的一己之力同士族抗争,殊不知整个曹魏帝国的建立全得益于士族的鼎立支持,当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很大一部分因素其实就是为了讨好士族。而曹爽集团的“正始改制”彻底触犯了士族的利益,并且还不合时宜地打压外戚,这自然就将自己推到了孤立的处境。因而说,曹爽之败实际是因为自己前期的“咎由自取”直接导致了后期的“无能为力”。看不清事物底层运行规律的人迟早要遭到这个社会的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