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宁对关羽的吓阻似是而非,为什么关羽还是不敢进攻?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打败过不少名将,也没怕过谁,为何遇到甘宁却不敢出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的是:关羽并不怕甘宁。比甘宁更猛的许褚、黄忠、庞德,关羽都不怕,关羽有什么理由害怕甘宁?
面对天下第一的吕布,关羽敢于挥刀而上;面对令诸将栗然的颜良,关羽敢独骑直取;面对气焰嚣张的夏侯惇,关羽沉着应对;甚至面对许褚和徐晃的联手,关羽也浑然不惧……关羽单单会害怕甘宁?甘宁也太自作多情
关羽带领3万士兵和甘宁对峙,甘宁咳嗽一声,关羽就退兵了。因此,关羽是被甘宁的咳嗽声吓退了。请问,这符合逻辑吗?关羽和甘宁并不熟悉,甘宁的咳嗽声,他能不能听得出来,还是未知数。
问题来了,两军交战,你在暗中埋伏,等待伏击敌方。敌方的兵来了,快到了,你咳嗽一声,是什么意思啊?这部明摆着暴露自己吗?有这么埋伏的吗?要埋伏,要消灭敌人,首先就是要保持安静,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由此可见,甘宁的咳嗽声是在提示关羽:我们在这里埋伏,再往前,你就进了埋伏圈了。甘宁的这种战术,从专业的角度讲叫作“吓阻”,即用自己的强大阵容或者实力展示,吓得敌方不敢前来,从而阻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甘宁对关羽的吓阻似是而非。因为,他并没有显示出来东吴的真实实力和强大的阵容,只是咳嗽了一声。所以,甘宁的咳嗽应该是提示而不是吓阻。如果甘宁摆出十万大军,军容严整,个个都是精兵强将,那么就是在实施吓阻。
甘宁连个照面都没有打,只是咳嗽了一声。他具体带了多少人马?这些都不得而知。关羽带了3万大军,绝对不会害怕甘宁一个人的。甘宁再厉害,如果兵太少,也无法对抗关羽的大军。所以在这里,用了一个“濑”字。濑就是在急流勇退的意思。就是甘宁使得关羽激流勇退或者说是知难而退。我们看《三国志》中的记叙: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孙权出征宛城,攻克了宛城,俘虏了庐江太守朱光及参军董和,男女共计数万人。同年,刘备平定蜀地。孙权派诸葛瑾向刘备讨要荆州。刘备不答应,说:“我正在谋取凉州,如果能够平定,就把荆州全部还给吴国。”孙权认为刘备是借而不还,还拿话来敷衍塞责拖延时间。于是孙权设置了荆州南部三个郡的郡守,关羽将这些人全部撵走。孙权大怒,派吕蒙指挥鲜于丹、徐忠、孙规等率二万人攻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吕蒙的大军一到,长沙、桂阳二郡全部投降,只有零陵太守郝普不降。刘备来到公安,派关羽率领三万人马直逼益阳,孙权就召回吕蒙等人回援鲁肃。
吕蒙派人诱降了郝普,领兵返回,和孙姣、潘璋、鲁肃归并一同前进,到益阳抗击关羽。尚未开战,曹操挥军汉中,刘备害怕失去益州,就派人向孙权求和。孙权派诸葛瑾回访,吴蜀双方又重新结盟,于是划分荆州的长沙、江夏、桂阳三郡以东归孙权;南郡、零陵、武陵三郡以西归刘备。于是,刘备带兵返回益州;孙权带兵征讨合肥。
事情的大体经过就是这样的。当时是关羽带兵直逼益阳,东吴方也集结了全部精锐。大战一触即发,但是双方都在积极备战的同时,也在积极斡旋,都处于“引而不发”的准战争状态。刘备没有发布总攻的命令,关羽不可能自作主张就攻打吴军。毕竟两家还有握手言和的可能。事实证明:曹操一出手,孙刘就立即变得同仇敌忾起来,一起对付曹操。在生死存亡和底盘的得失之间,孰重孰轻,刘备和孙权都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关羽的退兵的背景是因为在得知东吴已经准备就绪,而自己又没有接到总攻命令的时候的稳重起见,而绝对不是因为害怕甘宁那么简单。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也绝对不会害怕甘宁的,否则他就不会去东吴表演什么单刀赴会。我们看《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关云长单刀赴会、伏皇后为国捐躯》:
鲁肃魂不附体,被云长扯至江边。吕蒙、甘宁各引本部军欲出,见云长手提大刀,亲握鲁肃,恐肃被伤,遂不敢动。云长到江边,却才放手,早立于船首,与鲁肃作别。肃如醉如痴,看关公已乘风而去。
关羽来去自如,根本没有把东吴诸将放在心上。另外,关羽还单独一人保护刘备参加过周瑜的“鸿门宴”,周瑜因为关羽在场,就放弃了刺杀刘备的计划。
战场上有进有退,完全是正常的,是进是退取决于态势,而不是因为哪一个人。吕布够厉害的吧?但是两军交战的时候,也没有人因为害怕吕布个人而退兵。
俗话说得好:
“双拳难敌四手,好虎架不住群狼。”
遇到厉害的大将,实在不行,就指挥群殴就是了。哪能因为一个人可怕,仗就不打了?更何况,甘宁也不是什么超一流高手,关羽有什么必要去怕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