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谋划刺杀嬴政的田光为何选择了自刎?

  战国不止是指相互攻伐的诸侯国,更是一个时代的代名词。这个年代,作为天下共主的周王室,已经彻彻底底沦落成为了一个不入流的小国,根本无力主导此时华夏大地上的政治秩序,各诸侯国也开始扩张各自的领土,战争频发,强国兼并弱国,最终形成了战国七雄的竞争格局。但,一策兴邦,失计亡国。

  战国时代诸侯国的兴衰,就是对这八个字最好的诠释。秦国的强大离不开君主贤明和商鞅变法下制定的“明策”,六国的衰亡亦逃不脱旧贵族政治下昏庸君主频繁地“失计”。

  到了战国末期,混乱的格局已经逐渐明晰,变法最为彻底的秦国,一举成为让山东诸侯为之恐惧的西部大鳄,随时准备着东出觅食,吞掉六国这些小虾米已势不可挡。兼并六国,秦国一直奉行的是远交近攻,在这个策略下,与秦国相隔较远的燕国自然成为了它结交的对象,灭掉赵国之后,秦国本没有进攻燕国的打算,但一次意外事件却加速了秦灭燕的进程。

  这件事就是荆轲刺杀秦王嬴政。荆轲刺秦王背后的谋划者是谁?是燕太子丹吗?当然不是,他只是投资者,真正的策划者是田光,而他不惜用一死,来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那么,谋划刺杀嬴政的田光为何自刎?不单因太子丹怀疑,更为逼荆轲上路,此时我们还得从燕太子丹从秦国逃回燕国说起。从儿时玩伴到不死不休的仇人。

  如果说秦王政还有朋友的话,燕太子丹一定的算一个,嬴政生于赵国邯郸,而燕太子丹也在赵国当过人质,同病相邻,惺惺相惜的两人,自然成为了最好的朋友。但这个朋友的概念,仅仅维持在嬴政当上秦王之前,嬴政手握大权之后,一门心思想要统一华夏,感情在嬴政的脑海中也根本不存在了,他的老妈他都敢软禁,他的“疑似亲爹“他都敢发配去莽荒之地,太子丹作为他儿时的玩伴,自然不可能比他的至亲地位还要高。

image.png

  太子丹在秦国当人质的时候,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嬴政的冷酷,他多次请求嬴政让自己回燕国看看,但是嬴政就是不放,还戏弄了他,这让太子丹很是愤慨,面对嬴政要把自己困死在咸阳的尴尬处境,太子丹趁着嬴政进攻韩赵的时候,一溜烟逃跑回了燕国。

  这让嬴政勃然大怒,觉得太子丹伤了自己的面子,而太子丹呢,同样在燕国招募有才能的人,意图找到能报复嬴政的策略,最后一个叫田光的名士走进了太子丹的视野。

  从力不能及到铤而走险的刺杀。

  太子丹回到燕国,忧心忡忡,苦苦思索不到对付嬴政的办法,没有办法能怎么办呢,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问老师,太子丹的老师叫鞠武,当鞠武知道太子丹的想法之后,大摇起头,并且分析了战国的局势,得出了燕国对秦国”力不能及“的论断。

  此时,正好秦国的叛将樊於期投靠到了太子丹的门下,鞠武也极力反对太子丹接纳此人,因为这会招来秦国的打击,但是太子丹毫不客气就拒绝了老师的建议,他觉得樊於期和自己一样,是被秦王逼迫的可怜人。

  鞠武看劝说太子丹无效,就想起来了自己的好朋友田光,想让田光劝说太子,于是就把名士田光引荐给了太子丹,求贤若渴的太子丹,很谦恭的迎接了田光,太子丹这份态度让田光很是受用。

  于是田光想也没想就和太子丹站到了统一战线上,经过田光的谋划一条对付秦国的策略应运而生,这条计策说来也简单,就是找个人把嬴政给办了,与田光私交较好的荆轲,自然成为了这条计策的具体实施者。

  从犹犹豫豫到慷慨赴死的决心。

  田光和太子丹商量好计策,田光兴奋地就要去找荆轲,临出门前,太子丹却叮嘱田光,要保密,不要泄露了刺杀的大事,这让田光很无奈,觉得太子丹不信任自己,但他还是点头应运,就去找荆轲商议。

  田光见了荆轲,就对荆轲说了已经把他举荐给太子了,荆轲也答应了,虽然不知道田光举荐自己的缘由,但是田光就说去见太子就行,这也没什么,但是接下里田光的表现却让荆轲震惊了。

image.png

  因为田光对荆轲说,太子不信任自己,于是拔剑自刎,并且让荆轲快去找太子,把自己死了这事告诉太子,荆轲自然也不敢怠慢,就去拜见太子丹。

  当太子丹给荆轲说了田光的计策之后,荆轲还是被吓了一跳,但是后来荆轲在太子丹的糖衣炮弹的进攻下和田光自刎以示也要促成这件大事的影响下,还是高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歌,去咸阳慷慨赴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