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用人专挑被贬官员,这是什么原因?
范仲淹用人专挑被贬官员,这是什么原因?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说起范仲淹,有的人对他的记忆,还停留在当初背过的《岳阳楼记》,有的人知道他是北宋名臣。而有的人稍微了解一些历史,就会知道,范仲淹是北宋改革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的政绩卓著,智慧过人,去世后谥号为“文正”,被人尊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也是进士出身,从九品芝麻官做起来的,但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初入仕途时,刚正不阿的他得到赏识,一步步被提拔,先后担任过文林郎、台州西溪盐仓监、兴化县令等。
直到天圣六年,范仲淹向朝廷上疏万言的《上执政书》,从而得到宰相王曾的赏识,被举荐给宋仁宗。宋仁宗听说了范仲淹之前的政绩后,决定召他入京。不过这时只让他担任秘阁校理,就是负责管理皇家图书典籍。
按照范仲淹的才能来说,他将来位极人臣是很正常的事,但范仲淹的性格,却让他吃了不少亏。就好比他入京做官不久,恰逢太后刘娥寿辰,当时宋仁宗正在率领百官,积极准备为太后祝寿事宜。但范仲淹却认为,这样做会混淆家礼和国礼,于是上疏反对。
对于宋仁宗来说,这是一件喜事,但范仲淹此举,就是在搅和喜事,所以也就没理他。谁知范仲淹还始终坚持进谏,就连晏殊都觉得他太过轻率,劝他不要与自己前途作对。
正因此事没有得到皇帝重视,范仲淹一时赌气,就请求调离京城,去做了河中府通判。在此期间,范仲淹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事,虽然距离朝堂很远,可他认为这样的自己更有价值。
刘太后去世后,宋仁宗再次将范仲淹召了回去,拜为右司谏。由此可见,宋仁宗还是很欣赏范仲淹的,只是之前碍于太后掌权,不敢做主罢了。之后,范仲淹得到宋仁宗重用,直到明道二年。
这一年,郭皇后不小心误伤宋仁宗,宋仁宗顺势提出想要废后,遭到范仲淹极力反对。结果宋仁宗下令,将其外放为睦州知州。后来范仲淹调任苏州知州,当时苏州发生水灾,范仲淹在这里治水有功,于是被宋仁宗召回京师。
这次好不容易又被召回来,原以为范仲淹的直脾气会收敛一点,谁知他还是当初那样。他因为不满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就上疏弹劾。吕夷简也不是省油的灯,他随即反击,诬陷范仲淹结党营私。就这样,范仲淹又遭到罢黜,被贬为饶州知州。
范仲淹的心境很好,就算是贬官,他也不会因此就懒散起来。反而每次被贬,他的骨气便更硬,在他的心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既然皇帝将他贬到地方,那么他就应该多为当地百姓谋福祉。
庆历年间,范仲淹与韩琦、欧阳修等人主持“庆历新政”,此时他迎来了仕途巅峰,一度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在此期间,范仲淹为朝廷选拔了很多人才,不过他在用人的时候,却专挑被贬的官员,当时他的幕僚和下属,几乎都是被贬官而尚未复职的人员。
范仲淹的这一做法,令很多人都不解,那他为何要这样做呢?曾有人问过范仲淹这个问题,而他的解释令人称赞,他回答说:“人有才能而无过,朝廷自应用之。若其实有可用之材,不幸陷于吏议,不因事起之,遂为废人矣。”
他的意思就是,那些有才却无过失的人,朝廷自然知道重用他们。可那些有才却被贬的人,如果他不去重用,那么这些人就没有机会施展才能了,久而久之,这些有才之人就成为了废人,对于朝廷也是一大损失。正因如此,范仲淹身边总是人才济济。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范仲淹与一般官员是不同的。一般的官员,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前途,在乎自己能不能升迁,当然,更害怕比自己能干的人得到重用。而范仲淹恰好相反,他所做的一切,都将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后,真正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为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