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是善终的吗?他是怎么死的?
范蠡是善终的吗?他是怎么死的?历史上只用一句话便概括了范蠡的死讯,便是说他在公元前448年死去,为“无疾而终”。
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
范蠡据传享年88岁,接近百岁的范蠡在当时的年代可谓是高龄,故自然死亡,并没有因为疾病而终结生命。后人怀念范蠡这位英雄的功绩,还建立了范蠡祠来纪念他。
曾经有人这样说过:“文种善图始,范蠡能虑终”,其实评价得非常中肯。文种与范蠡同为勾践做事,文种最后却被勾践赐死,而范蠡最后得以善终,没人说得清个中原因,或许历史原本就没有对错只有真相。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宛三户人,他是春秋时期有名的政治家、经济学家、道学家。范蠡早年与宛令文种一同赴越国,为大夫。说起他和文种,文种还应该算是范蠡的伯乐,在《三国演义》里我们都知道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而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有“文种三请范蠡”的佳话。
文种是春秋末期著名谋略家,越国大夫。吴越交战,越王勾践和范蠡一同到吴国当人质时,文种便在越国处理国家事务,而范蠡擅长军事则多在军事上辅助越王。文种和范蠡算作是勾践的左膀右臂,史书上记载文种首先发现了范蠡,两人才成为终身挚友。
文种和范蠡同为楚人,只不过范蠡出身贫寒,微时“佯狂、倜傥、负俗”,一直是乡人眼里的一个狂人,而志向远大的文种此时也不被楚王所重用,但他出入于市井街巷、山野乡村,就是想体察民情,拜访贤者,当他听说城南三户里范公村的范蠡是奇才,但一直未被任用时,便有了要见这位高人一面的想法。
第一次没有见到范蠡,文种第二天又继续登门拜访却依旧吃了闭门羹。前面几次范蠡躲避了,连续好几次文种都是碰壁,直到最后一次,没有见到范蠡的文种,真诚对范蠡的邻居们说:叫他们告诉范蠡,他会天天来,直到见到范蠡为止。看到文种求见心切,范蠡有感于文种的诚心,范蠡想再躲也不是办法,才答应和文种见面。而两人一相见就像相识多年的老友一样亲密,非常亲切,执手相谈,成为好友。后来两人一同投奔了越王勾践,辅佐勾践建立霸业。
人们把商代比干、春秋范蠡、三国关二爷并称为“三大财神”;比干忠诚、范蠡智慧、关羽仁义,这是大家一致认为的经商致富的诀窍所在。范蠡被称为“商圣”这个名号可不是白得来的。范蠡经商既有精辟的理论观点,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越国灭亡吴国后,范蠡看出越王勾践心胸狭窄,不是个能够共事的人,毅然弃官而去。据说,在定陶这个地方开始了他的经商之路。
他在这里既经营商业,又涉足农牧业,很快在经商上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能。在短短的时间内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范蠡很有经商头脑,他曾经“三散三聚”。越国强大后,范蠡放弃高官厚禄,只装少量珠宝,乘舟远行,一去不返,这是“一聚一散”;到了齐国,大家都很仰慕他的才能,齐王还要封他为相,范蠡却说:“居家则至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将官印奉还后散尽千金又再次归隐山林;第三次到了定陶这个地方,范蠡因经商有道再次致富,因为次子因杀人而被囚禁在楚国,带千金前往,再次散尽千金,这便是“三散三聚”的故事。
范蠡的死,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史书上只提到了范蠡返家之后凭借他自己的魅力和智商获得巨富,并未提到范蠡怎么死的。推测范蠡可能是善终。后人怀念范蠡这位英雄的功绩,还建立了范蠡祠来纪念他。
司马迁评价说:“范蠡三迁皆有荣名。”、“与时逐而不责于人”,范蠡凭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操守获得了人们的称赞。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是对他最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