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门之变发现时于谦为什么没有阻止?真相是什么

  景泰八年(1457)明将石亨、太监曹吉祥等拥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政变。今天为什么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在北京保卫战前夕,于谦就已经被任命为兵部尚书,提督各营军马,换言之整个大明的军队指挥权,全掌握在于谦手中,甚至他的权力都可以超过皇帝。

image.png

  史料记载:

  “前后征调,皆谦独运。当军马倥偬,变在俄顷,谦目视指屈,口具章奏,悉合机宜。僚吏受成,相顾骇服。”

  当时,瓦剌大军压境,北京城内惶惶不安,是于谦主动承担了保卫京城的重任。他以文官身份担任军队最高指挥官,而且表现得极其出色。所有的调兵部署、运送粮草辎重,到一切战略、战术布局,几乎全是由于谦一人制定的。

  在戎马倥偬之际,于谦一人眼观口述,效率和准确率都高得出奇,小纸片大小的指令,就可以传到万里之外,大家都对于谦佩服之极。北京保卫战胜利之后,于谦的威望达到顶峰,而军政大权还在其手中掌握。

  说句不好听的,好在于谦是位刚正不阿的大臣,如果于谦稍有歪心思,那么大明王朝可能会江山易主,这并非危言耸听。

  史料记载:

  “京兵分隶五军、神机、三千诸营,虽各有总兵,不相统一,请择精锐十五万,分十营团操。团营之制自此始。”

  于谦不仅手握兵权,还修改了军队制度,从军队中抽调十五万精兵,分成十营,保卫京城安危。这就是所谓的团营制度,这是由于谦发起、于谦制定的,由此可见于谦的权势有多大。

  除此之外,景泰帝朱祁钰对于谦的信任程度超过任何人,所有军国大事,朱祁钰必须征得于谦的同意,只有于谦同意,这条政策才能下令实施。上有皇帝撑腰,军政大权一把抓,所以说我们说,夺门之变之时,于谦必定是提前知晓的。

  整个皇城的军队都是由于谦来控制,这么大的事情,于谦怎么可能不知道?但史书上并没有太多在夺门之变时,于谦的记载,那么我们只能认为,于谦什么都没有做。对于政变,于谦没有出兵阻止,那就代表着他纵容了这场政变的发生。

  那么,于谦为何要没有阻止这场政变呢?

image.png

  于谦默认了这场政变

  皇宫的防守严密程度,应该高过全国任何地方,要想闯进去,再发动政变,逼皇帝退位,这事情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政变当日,徐有贞、石亨等人接到朱祁镇,就一同前往奉天殿,团营部队大致有十几万人,而徐有贞、石亨只带了千余人。如果于谦发兵阻挡,这一行人根本到不了奉天殿,由此可见于谦并不反对这场政变,这大致就是于谦的真实想法。

  朱祁钰或许更不适合做皇帝,朱祁镇做皇帝或许对明朝更好

  朱祁钰在治国理政方面高于朱祁镇,北京保卫战前后的功绩,都要记在朱祁钰身上,但朱祁钰在其统治期间,也做了很多荒唐事,令其威信大不如前。

  原本朱祁钰是不想做这个皇帝的,但国家有难,且国家不可一日无君,所以无奈之下,朱祁钰只得坐上了皇位。然而,伴随着时间流逝,朱祁钰愈发感受到权力的魅力,权力令其成为一个怪物。

  朱祁镇作为太上皇,在瓦剌受苦,而战争已经停息,那么必须要将朱祁镇接回来,此事关系到明帝国的面子问题,所以大臣们极力要求朱祁钰接回太上皇。但朱祁钰并不想接回哥哥,他哥哥如果回来,就会成为他的巨大威胁。

  于是朱祁钰一直致力于阻止朱祁镇回来的工作,大臣们费了好大力气,才将朱祁镇接回来。朱祁镇回来之后,被朱祁钰软禁在南宫,朱祁钰给予哥哥生活条件甚至还不如瓦剌,经常是缺吃少喝,而且还被人严密监控。

  史料记载:

  “时盛暑,上皇尝倚树憩息。及树伐,得其故,大惧。”

  就连朱祁镇避暑的树木,都被朱祁钰派人给砍了,美其名曰,为了防止藏匿匪徒。朱祁钰在其统治期间,还将原太子朱见深废除,立自己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倒霉的是,朱见济不久就去世了。这废立太子的行为,不仅得罪了太后、群臣,也将朱祁钰置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在朱祁镇回来之后,朱祁钰就一直心神不定、胡搞乱搞、在外人看来,朱祁钰的皇位已经有所动摇,所以很多人都开始蠢蠢欲动。包括于谦在内,也都看着朱祁钰的所作所为,或许于谦认为,朱祁镇可能更适合做这个皇帝。

image.png

  于谦甘愿牺牲自己

  徐有贞、石亨等人都是于谦的仇人,政变之后大权将被这些人夺走,而于谦必定会成为众矢之的,一方面这些人对于谦是恨之入骨,另一方面,一朝天子一朝臣,于谦很有可能成为政治牺牲品。

  对此于谦已经做好了相应准备,从那天他默认这一切发生开始,或许他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在我看来,于谦如此大才,却被小人陷害至死,实在是令人惋惜,如果于谦能提前铲除徐有贞、石亨等人,再派亲信示好朱祁镇,那么最起码保存自身是没有问题的。

  奈何于谦太过刚烈,对于认同的事,他会一条路走到底,哪怕是死也毫不在乎。朱祁镇在历史上评价不算高,不仅宠信奸佞,也没有拿得出手的功绩。于谦默许政变的发生,是对还是错,到现在都难以判定。

  于谦有一腔爱国热血

  于谦的忠诚不只是对于皇帝,他忠于的是大明王朝,只要国家稳定、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于谦最想看到的。于谦身为国家顶级重臣,却从不徇私枉法,石亨保举其儿子做官,于谦即刻予以拒绝。

  于谦生活节俭,被抄家的时候,家中没有多余的财产,只有正室有一个带锁的柜子,其中放着皇帝赐予的蟒袍、宝剑等器物。只要国家长治久安,于谦根本不在乎自己生死,于谦一生的理想就致力于安邦定国。

  不论如何,于谦终究是名留史册,为万世所敬仰。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