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臣和嫔妃十分严苛残忍的朱元璋,是如何对待自己儿子的呢?

  对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朱元璋对功臣勋将、嫔妃宫女稍有不满就大开杀戒,视他们如同蝼蚁,可对自己的亲生骨肉,却从来不忍心下手。这当然是指他的直系子孙,对于那些嫁出去的公主,受传统观念影响极深的他,认为是泼出去的水,她们过得好与坏,是不太放在心上的。不过作为他女婿的那些驸马,只要稍有不敬或不忠的嫌疑,他则会像处理外人那样,毫不犹豫地处死他们。

image.png

  朱元璋在当时属于晚婚晚育的群体,到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二十八岁时,才有了第一个儿子,到六十八岁为止,四十年的时间里,共收获了二十六个儿子,十六个女儿,合计四十二人,其中第九和第二十六子早夭,第十、第十三女早亡,长大成人的有三十八人。

  朱元璋对自己年轻时没有机会接受教育深为遗憾,很多史书把参加红巾军前的朱元璋描写成一介文盲,说是马皇后帮他扫盲识字的。其实不然,朱元璋对文化的渴望和追求比任何人都要强烈,回顾他认识马皇后前的经历不难发现,朱元璋开始独立思考人生,是从云游开始的。之前虽然家里穷,但至少他有爹娘,有哥嫂,饿了有碗糠菜粥给他吃,累了困了有个窝给他睡;在皇觉寺里,虽然苦点累点,但同样有口吃的,有个栖身之处。

  而当他只身走上讨饭之路,生命没有任何保障,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生存,一切只靠自己的时候,便有了些很现实的、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几年云游生涯,一路所见所闻,为什么人有三六九等,为什么有人高高在上、作威作福,有人却任人宰割,生活在死亡线上?这些问题都促使他去思考,去寻找答案。这些问题的答案当然没有人会告诉他这个讨饭的小和尚,从而让他不放过任何机会去学习,当然他习得最多的应该是社会实践知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段苦难的经历留给朱元璋的财富是不可估量的。

  朱元璋重回皇觉寺后,就一心扑到学习文化知识上,只不过他能找来的书籍都是佛教方面的典籍,但有书总比没书好,至少能提高文化水平。对一个自觉要求学习的人来说,其热情和吸取知识的能力是惊人的,不懂的地方寺里有老和尚可以请教。应该说这段时间朱元璋的文化水平是有很多提高的,如果生活就这样过下去,以他的学习精神,没准真能成为一代高僧。

  后来的朱元璋更是从未放松过对知识的追求,不可否认,他肯定从马皇后那里学到一些系统性的东西,夫妻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本来就很正常,毕竟他之前都是自学的,所接触的东西也有限。随着势力不断壮大,朱元璋对知识的渴望愈加强烈,每到一个地方就要寻找当地的大知识分子,也就是俗称的名儒,与他们交往,虚心向他们请教。从早期李善长、冯国用等人身上,朱元璋就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思想境界提高了很多个档次,才有了之后的拜访朱第十升,力请刘基、宋濂等一系列举措,从此他的幕府就没断过儒生和名士,如范常、陶安、夏煜、孙炎、杨宪、秦从龙、陈遇、孔克仁、叶仪、刘基、宋濂等。经过十几年的熏陶,朱元璋思想境界有了质的飞跃,他不再是一介草莽,而是一个博古通今、满腹韬略的伟人。

image.png

  朱元璋事业有成之后,决心给他的后代聘请最好的老师,创造一流的学习环境,对孩子实施严格的教育。他亲自任校长兼德育老师,让诸皇子接受超豪华教育。朱元璋是很注重道德品质教育的,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育人最重要的是要正心,心正了,什么事都好办,心不正,各种私心杂念便会乘虚而入。为此,他亲手编写了《皇明祖训》《大诰》等教材。

  在硬件设施上,朱元璋一改勤俭节约的作风,不惜花重金在宫殿中修建大本堂,类似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搜取古今典籍存放其中,以供诸皇子聚集在此读书学习。在师资方面则聘请天下名师传道授业解惑,这其中就包括很多学贯中西、满腹经纶、德高望重的名师、名家,比如宋濂在元代就是很有名望的大儒,詹同与陶凯等人是当时著名的翰林书生。此外,还让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开国功臣悉心辅导。前后十余年,向诸子讲解“四书五经”,教授治国理政。

  用朱元璋的话来说:“人有精金必求良冶而范之,有美玉必求良工而琢之。至于子弟,有美质而不求明师教之,岂爱子弟之不如金玉邪?”同时还告诫老师要做榜样,要因材施教:“盖师所以模范小学者,使之成器,因其才力,各俾造就。”

  孩子的思想很单纯,很容易受环境和周围人的影响,所以历史上才有了“孟母三迁”,朱元璋懂这个道理,将来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跟他儿时的玩伴有很大关系,所以他特地挑选了一批学霸到大本堂来伴读,像国子生国琦、王璞、张杰等十多个品行端正、学习成绩突出的人作为伴读生。后来又让一些开国元勋的子弟,如徐达的儿子徐允恭、常遇春的儿子常茂、康茂才的儿子康铎等,加入伴读的行列。朱元璋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经常到大本堂与师生们谈经论道、填诗赋词,交流学习心得。

  在尊师重教方面,朱元璋在老师面前没有皇帝的架子。《明史·刘崧传》记载: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崧为国子司业,帝赐鞍车,令朝夕见,见辄燕语移时,未旬日卒。疾作,犹强坐训诸生。及革,敬问所欲言,曰:“天子遣崧国子,将责以为功,而遂死乎!”朱元璋对刘崧爱岗敬业的精神大为赞赏,对他愈加尊重,通知各有关人员:刘崧,刘老师来了不用通报,随时可以见朕!

image.png

  刘崧得知后,更加尽心尽力,一心扑在工作上,直到累倒在讲台上,临终前没有一句提到自己或者家人的事,而是始终牵挂着教书工作上的事。朱元璋感念他的师德,亲自为他写了悼词,祭奠他的亡灵。

  一些老师名气大,脾气也大,特别是那些专家级的高级老师,他们对学生的管教是相当严厉的。有一位叫李稀颜的著名儒士,博览群书,教育学生以严厉著称,如有学生上课调皮捣蛋,偷懒或冒犯老师,就会受到责罚,通常是用手中的戒尺敲他们的脑门,这叫长记性。虽然当了皇二代的老师,却依旧改不了他的臭毛病,有的皇子实在太调皮,挨打次数多了,脑袋上难免痕迹斑斑,旧痕未去,新迹又来。

  朱元璋看见自然心痛,暴脾气一上来就要治李老师的罪。马皇后就从旁劝道,人家李老师以圣人之道教导咱们的孩子,你发什么脾气啊?一句话就提醒了朱元璋,严是爱,松是害;教不严,师之惰。这些道理怎么一下子就忘了呢?朱元璋竟转怒为喜,非但没有责怪李稀颜,还升了他的职,提高他的待遇。放眼历朝历代帝师,敢无视皇家的天威,对他们的子弟进行体罚,并得嘉奖的,恐怕只有李希颜一人了。

  朱元璋的教育理念是非常超前的,他不想把儿子培养成温室里的花朵,他要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诸皇子年龄达到十八岁,都要放他们出去就藩,经受锻炼。从洪武十年(公元1378年)起,他就让太子朱标尝试处理政事,下令凡今后的政务先交到太子处,然后才向皇帝奏闻。从次年开始,陆续让诸皇子到封地就藩,次子秦王朱?在洪武十一年到西安就藩,三子晋王朱蓀去太原就藩。同时命四子燕王朱棣、五子周王朱?、六子楚王朱桢、七子齐王朱?四兄弟到凤阳守祖陵一年,到先辈曾生活过的地方体验贫困生活,然后再送他们到各自的封地就藩。十七子宁王朱权就藩喜峰口外的大宁(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在边远地区带兵守卫边疆。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始,朱元璋便试着把兵权交给诸皇子,让他们领兵打仗,如让晋王朱蓀、燕王朱棣率兵北征故元丞相咬住,由颍国公傅友德陪同。

  朱元璋就是要通过这样的历练,让成年的儿子们在实战中管理部队,提高指挥作战的能力,从而在政治、军事领域上取代之前由他人掌控的局面,真正实现朱家天下的目的。

  朱元璋的儿子除朱标被指定为太子外,全都封了王,他们都有着极丰厚的待遇:年俸万石,外加大量的土地和各种赏赐,皇族子孙不受一般法律约束,不归当地官府管辖。同时又规定,皇族子孙不得干涉地方政府,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做官,不准经商,不准种地,等于将他们当寄生虫养了起来。在完全没有了工作和生活压力的情况下,那些曾经接受过严格教育的皇子,不少变成了醉生梦死、为祸一方的恶少。但也有人潜心研究学问,成为饱学之士,如五子周王朱橚不仅著有《元宫词》百首,还是植物学方面的专家,他写的《救荒本草》将四千多种能食用的植物绘成图谱,加注文字说明,为百姓度荒提供了便利;第十子鲁王朱檀是个“好文礼士,善诗歌”的才子;十一子蜀王朱椿博览群书,才高八斗,被朱元璋称为“蜀秀才”。更有文武全才的,如四子燕王朱棣就文韬武略,智勇双全;十二子湘王朱柏“性嗜学,读书每至夜分,喜谈兵,膂力过人,善弓矢刀槊,驰马若飞”。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