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去世后,他手下的大将都去了哪里呢?

  董卓在西凉培养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将领,这些将领在董卓去世后,他们都去了哪里呢?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往下看。

  董卓的西凉军“成分”很单一,陇右籍军人占了90%以上,他们以董卓为核心,拒绝接受朝廷命令,形成庞大的割据势力。董卓手下的将领们,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圈、中坚层和后备组。

  核心圈——董卓的“五虎上将”

  人们都知道蜀汉政权的“五虎上将”和曹魏阵营的“五子良将”,其实西凉集团也有五大悍将。

  1.牛辅

  董卓一生子嗣不旺,只有一子一女,且儿子早亡仅留下一个孙女董白,女儿董氏就嫁给了这位牛辅。《三国演义》说李儒是董卓的女婿,这不是事实。

  在西凉五虎中,牛辅的战斗力最强,包括后来搅得天翻地覆的李榷、郭汜、张济、贾诩等人,都是他的部下。

  董卓迁都长安后,在长安至洛阳之间布下几道防线,其中牛辅奉命驻守河东安邑。牛辅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还四处分兵,一路渡过黄河在陕县附近打败了东汉末年最牛的将军之一朱儁,一路直接突入颍川,协助徐荣、胡轸痛贬孙坚。

  董卓死后,失去主心骨的牛辅立刻智商归零,他居然杀害了前来相助的董越,以自断臂膀的悲壮走向灭亡。面对强大的压力,疑神疑鬼的牛辅害怕被暗算,竟然弃军逃跑,结果刚出城就被自己的奴仆暗算了!

  2.董越

  董越是牛辅以外对董卓最忠心的一个,他奉命屯驻渑池,将防线布在了洛阳西大门。董卓死后,面对王允的招降他誓死不降,并前往安邑企图联合牛辅反攻长安,替董老大报仇雪恨。

  董越做梦也没想到,牛辅竟然鬼迷心窍,听信算命先生的鬼话,认为自己是来抢班夺权的。结果董越连争辩的机会都没有,就做了牛辅的刀下之鬼。

  3.段煨

  段煨的出身比董卓还要牛,他有一个官至三公的族兄段熲。段熲在东汉末年多次出征西羌,为汉帝国的安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退守关中时,段煨奉命驻防华阴,筑牢长安的东大门。董卓死后,段煨不墨迹,他毫不犹豫地接了王允的绣球,依旧屯驻华阴,远离了长安的军阀混战。

  几年后,李榷与郭汜开撕,人们这才想起来段大爷手上有兵。于是段煨奉命护卫汉献帝,出兵斩杀了李榷。

  汉献帝东归后,征召段煨入朝为大鸿胪,从此他告别军界,领份工资与世无争,活得优哉游哉,寿终正寝。

  4.徐荣

  徐荣是西凉集团极少数的非陇右籍人士,他是东北那嘎达的。

  曹操对徐荣印象最深,当初在荥阳的汴水之战中,他被徐荣杀得大败,还身负箭伤,若不是曹洪舍身相救,估计就没有三国史了。

  第二个对东北汉子胆寒的是孙坚,他在鲁阳与梁县之间被徐荣打得仅剩十余骑。部下祖茂换了孙坚的头巾吸引追兵,才让孙坚逃出生天。

  正在杀得兴起时,董老大的死讯传来,徐荣成了无组织的人。于是徐荣“改邪归正”,宣布接受王允的领导,并奉命教训自己的小师弟李榷、郭汜。

  哪知道青出蓝胜于蓝,徐荣居然被后起之秀打败,死在了新丰战场。

  5.胡轸

  胡轸脾气暴躁,又心高气傲,他奉命驻防梁县时放出大话:这一战必须砍几颗“青绶”的人头!

  “青绶”即“银印青绶”的缩写,指代九卿级高官,仅次于“金印紫绶”的三公。

  胡轸没想到遭到了“奸细”的暗算,一向跟他不对付的吕布在军中散步谣言,导致军心大乱,结果他惨败于孙坚,帐下猛将华雄还成了孙坚的刀下鬼。

  董卓的死讯传来,胡轸迫不得已投降了王允。可王允一点也瞧不上这些大老粗,搞得胡轸很失意。所以当李榷等小师弟掀起大浪的时候,胡轸乘机对王允反戈一击,他联合李榷等人反攻长安,打碎了王允的春秋大梦。

  搞不清楚胡轸使了什么手段,后来他再次归顺朝廷,当上了司隶校尉。在这个职位上,他公报私仇弄死了一个叫游殷的同乡。

  游殷死后一个月,有一天胡轸突然得了怪病,他脱光衣服跪倒,对着空气说:“认罪,认罪,游功曹(游殷)带鬼来找我了。”说完就断气了!

  中坚层——董卓的“第三只手”

  由于董卓是历史反面人物,所以西凉集团很多人的历史被忽略,其实董卓的中坚层力量很庞大。

image.png

  1.反正“三驾马车”马腾、韩遂、吕布

  很多人将吕布归为董卓的核心圈,其实未必如此,吕布既不是西凉集团的老班底,更不是董卓的心腹,他是拿丁原人头当投名状的“反正者”而已。

  在西凉军中,吕布虽然跟五虎一样授“中郎将”,不过他很少领军出征,即便出征也仅仅是给人打下手,而不是主帅。

  跟吕布类似,后来搅得曹操寝食难安的马腾、韩遂,都因为败在董卓手下,做了董老大的马仔。

  2.第二梯队的李蒙、樊稠、杨定、王方、华雄等

  李蒙也是董卓手下的中郎将,当初与徐荣一起打败了孙坚,李榷、郭汜反攻长安时就有他的份。后来他与李榷反目,被李榷在宴席上袭杀。

  樊稠也参与了李榷、郭汜的反攻长安,并一度官居右将军。后来马腾联合韩遂与李榷火并,樊稠有点心猿意马,导致师兄弟反目,结果他与李蒙一起被李榷于宴席上杀害。

  杨定在董卓死后官居后将军,是汉献帝东归的主要参与人。可惜那时候董老大的弟子们都杀红了眼,再也不认同门情谊,杨定就与段煨较上了劲,结果被郭汜痛贬,单骑逃跑,成了历史上的“失踪人口”。

  《三国演义》对华雄的战斗力描写得足够精彩了,只是斩杀他的不是关二爷,而是孙坚。就这么牛叉的一个人物,在董卓阵营中既没有五虎的威名,也没有后起之秀的笑傲江湖。

  后备组——董卓的“西凉军校”

  后董卓时代,对历史影响进程最大的是以下几个人:李榷、郭汜、贾诩、张济、张绣等。

  李榷、郭汜不用多说,他俩将半身不遂的东汉政权搞得只有出气没有进气,原本相对安宁的三辅地区,被他们活生生踩成了地狱!

  在二人背后有一张看不见的黑手——贾诩!没错,号称三国第一毒士的贾诩。

  当初董卓死后,李榷、郭汜等人就像没娘的孩子,可怜巴巴地准备领着残兵败将回到家乡当山大王。假如这样的话,东汉或许真的有还阳的可能性,至少不会那么快断气。

  可就是贾诩的一条毒计摧毁了美好的梦想,他劝说李榷郭汜反攻长安,作最后一搏,成了上天堂,输了下地狱也不迟。真是一条舌头搅得天下风云动!

  贾诩的命还特别好,他在李榷、郭汜、段煨、张绣、曹操之间横跳,每换一个新主,旧主还不生气。活到曹丕称帝后,他还当了太尉封了侯,最后以77岁高龄病逝。

  张济、张绣叔侄原本名气不算大,张济送汉献帝东归后,又遭到董承排挤,一气之下跑到南阳打草谷,不小心被刘表干掉了,张绣接过叔叔的班。

  张绣最牛叉的事就是差点要了曹操的老命!在宛城,曹操放肆地强纳张济的遗孀,因此激怒了张绣。一场关门打狗,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大将典韦命丧黄泉。

  后来张绣在贾诩的运作下,居然又神奇地与曹操勾肩搭背,结成了亲家,活得相当滋润。

  一个“糙哥”董卓,他为何能打造出强大的西凉军团呢?

  其一、西凉地处边陲,养成了彪悍的民风

image.png

  由于地理因素,西凉与西羌、匈奴接壤,长期与这些彪悍的少数民族武装发生冲突,因此当地的豪族势力都有自己的家族武装,民风彪悍得很。

  以董卓为例,他就是在与羌人长期的“相爱相杀”中慢慢杀出了名气,进而得到朝廷认可和依赖,组织了一支半官半私的武装。

  可以说离开了西凉这种特殊的政治地缘关系,董卓不可能被“养虎为患”,也不可能组织起如此彪悍的一支武装。

  其二、西凉集团基于政治诉求所爆发的凝聚力西凉集团的凝聚力相当强,这是他们能走向帝国巅峰的很重要原因。是什么东西让他们获得了如此强的凝聚力呢?集团政治利益诉求!

  东汉末年随着军功豪门集团的瓦解,关东豪门集团成了东汉帝国的实际领导者,排在第二位的是关中集团和河东集团。

  但从军事战略意义上讲,西凉集团的地位不容忽视,只是政治利益这东西谁也不会谦虚地让渡,尤其是关东集团的袁氏、杨氏、陈氏、荀氏、司马氏等大佬,对西凉集团的崛起表现得忧心忡忡加虎视眈眈。

  这种恶劣的政治环境,让西凉集团如同小妈生的孩子,怎么办?只有团结起来对付嫡子。所以,东汉末年的政治版图,事实上是西凉集团不得不团结的外部力量。

  其三、董卓超强的领导能力这一点史书不会去记载,但很显然,如果董卓没有出色的领导力,甚至人格魅力,绝不可能将一帮骄兵悍将,将西凉众多豪族融合在一起,这也是董卓死后西凉集团立刻分崩离析的原因。

  按史书记载,年轻时候的董卓,能让西羌豪酋们俯首帖耳,以结交董卓为荣,心甘情愿地认他做大哥。

  客观讲,董卓确实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但抛开道德审判透视本质就不难看出,他与袁绍等人的矛盾,其实就是西凉和关东、关中政治集团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没有圣人与强盗之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