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废立皇帝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
董卓是东汉十三州之一的凉州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是地方上的实力派军阀,两汉四余年江山,朝廷权力要么控制在外戚手中,要么控制在宦官手中,要么控制在士族手中,以地方军阀而控制朝廷,董卓是第一人,这在两汉的历史上是从来没发生过的。
东汉由于独特的政治结构,到了末年朝廷权力在外戚、宦官与士族之间轮流控制,这是支撑东汉朝廷稳定的三驾马车,缺一不可,但是东汉末年发生的以外戚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与宦官集团发生了大火拼,然后两败俱伤,如果没有外来势力进入的话,朝廷权力应该被控制在以袁隗、袁绍、袁术为首的士族集团手中。
可是偏偏这个时候董卓带着军队进入京城洛阳,董卓利用自己的权术通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操作,兼并了何进、何苗、丁原的势力,挤走了袁绍、袁术这样的士族集团代表,董卓以手中实实在在的兵权控制了朝廷。
然后董卓就干了一件冒天下之大韪的事就是:废除汉少帝刘辨,拥立汉献帝刘协。董卓以外来军阀的身份为什么敢干这种事,废立皇帝在封建社会绝对是整个天下最敏感的政治事件,连王莽、曹操这样的篡位者都不最随意废立皇帝,为什么董卓要这么做?
董卓废立皇帝的第一个原因:立威。
正是因为两汉四百余年,从来没有过地方军阀控制朝廷的先例,所以即使董卓以兵权控制了朝廷,实际上在朝廷没有任何威信,以兵权控制政治,那叫军政府,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社会基本上全都是文官政治,至少在董卓那会是这样,董卓只有树立威信才能让朝廷中的官吏信服,才能让天下人信服。
立威最好的办法是杀人,杀的级别越高,树立的威信就越高,董卓废立皇帝的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靠杀人立威,因为他要杀的是皇帝,是汉少帝刘辨,自从董卓下定决心废汉少帝立汉献帝的那一刻起,董卓就已经下定决心要杀汉少帝刘辨,杀皇帝那可是天下立威的最高级别,皇帝都敢杀,还有董卓不敢杀的人吗?这是董卓立威最快、最有效果的方法。
所有朝廷的大臣和所有天下人看到董卓连皇帝也敢杀,还有谁敢反对董卓,这就是杀鸡骇猴,以杀皇帝来立威,这可是董卓迅速确立自己在朝廷中的领导地位最有效果的办法。
董卓废立皇帝
董卓废立皇帝的第二个原因:打击反对派。
董卓以兵权控制皇帝,虽然在表面上能让所有朝廷大臣不敢反对,但董卓没有办法知道到底谁忠于自己,谁在心中反对自己?所以董卓就希望通过废立皇帝来达到这个目的,这个方法很简单,也很有效果,只要反对自己废立皇帝的,那就是敌人。
很快尚书卢植和司隶校尉袁绍反对,董卓凭借这个方法,认为卢植和袁绍是反对自己的,因此卢植被入监狱,袁绍被迫逃离京城,董卓借助这个办法打击了反对派。
董卓废立皇帝的第三个原因:巩固权力。
汉少帝是原大将军何进拥立的,虽然何进、何苗兄弟在外戚与宦官的大火拼中被杀,但汉少帝刘辨还有新生母亲何皇后在朝中,有何皇后存在,就有外戚存在,如果董卓不换皇帝,那么何皇后就能以皇帝名义招外戚进京担任要职,就像原来的大将军何进一样,只是何皇后的大哥,能力与地位都不强,只因为外戚身份而走上权力的巅峰,如果汉少帝存在,就会有外戚分权的风险存在。
况且汉少帝刘辨作为皇帝,多多少少身边都有一些旧臣,同时也有政治利益集团围在皇帝身边,比如朝廷中一些出身士大夫的大臣,肯定是拥护汉少帝的,因为他是名正言顺的皇帝,如果董卓要想专权,就得弄掉一大批的人,还不如直接弄掉皇帝。
董卓众叛亲离
扶一个新皇帝上台,有助于董卓掌控权力,一是因为拥立之功,董卓拥立汉献帝为皇帝,他就是第一功臣,新皇帝当然要给予董卓高官厚䘵。二是因为新皇帝刚上台,没有权力基础,必须依靠董卓,董卓就能更加容易控制新皇帝,更加容易掌控朝廷。
董卓拥立刘协为帝,并不因为刘协比刘辨聪明,也无论新皇帝是不是成年,而是因为刘协是董卓拥立的,董卓只要换一个新皇帝就行,无论新皇帝是聪明还是愚蠢,有能力还是没能力,只要是新的就能,董卓就能获取政治资本,进一步巩固权力,天下再也没有比拥立皇帝即位更大的功劳了。
从董卓一生的行为来看,他只是想当个控制皇帝的权臣而已,他没有自己称帝的欲望。身为地方实力派军阀,能够以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政治手段来控制东汉朝廷,董卓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毕竟当时的社会已经进入了士族政治社会,士族开始在整个国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政治作用,无论是人才推荐,还是控制舆论,又或者是控制地方经济,士族已经非常强大了,对于董卓这样的地方军阀,士族集团打心底是看不起的,所以以袁绍为首的士族集团组建讨伐董卓的联军。
董卓
在外有军事压力,内有政治压力的情况下,董卓想要快速稳定并巩固权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废立皇帝,至少从董卓当时的情况来看,确实是这样,董卓并不愚蠢,相反破有政治手段和心机,只是人一得意就开始忘形,一忘形就会身死族灭,董卓后来落得被灭族就是这个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