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和曹魏托孤都出现谋反 刘备托孤为什么没有出现谋反之事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托孤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欣赏。

  在中国古时候的历史上君弱臣强的例子比比皆是,一心辅佐的有很多,想要造反的也不少。一心辅佐的是为了自己的名声,为了自己的利益,真正做到为了老百姓的则寥寥无几;一心造反的是为了权力,为了那至高之上的荣誉。

  诸葛亮剧照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个对君主忠心耿耿的丞相诸葛亮,高风亮节的代表,忠义无私的领袖。在刘备白帝城托孤之时,诸葛亮以相父的身份接管了整个蜀汉的军政大权,辅佐刘备之子刘禅登基继位治理蜀国,一直是忠心耿耿,一心为蜀汉殚精竭虑。忠臣的代表就这样诞生了,难道诸葛亮就真的像《三国演义》里描写的那样是一个对蜀汉,对刘禅忠心不二的人吗?我看未必,其实诸葛亮和东吴、曹魏的托孤大臣一样,只是诸葛亮没有实力与条件去造反,更懂得实事求是。为什么这样说呢?

  刘备与诸葛亮剧照

  首先,诸葛亮不是没有想过造反,只是当时的条件和实力都不允许。

  刘备在托孤之时,已经明确地告知诸葛亮,如果刘禅能够辅佐,则辅佐,如若不能辅佐,则代之。明显的在试探诸葛亮,诸葛亮也知刘备的意思,面对刘备的如此质问,诸葛亮更不能确定刘备还有没有后手,这是诸葛亮最忌惮的。在刘备托孤之时,安排了赵云护住自己的这一点血脉,这是最好的证明刘备对诸葛亮不放心的佐证,赵云是先于诸葛亮跟随刘备的,算是对刘备最为忠心的武将了。因此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诸葛亮是不会冒险的,这也是他的高明之处。

  刘备与赵云剧照

  诸葛亮虽然此时已经掌握了蜀汉的军政大权,但是刘备留下来的军队和朝中大臣比较复杂,具体是谁跟谁一心,诸葛亮并不能把握很准,万一打起来,诸葛亮算不到结果会怎样,更怕曹魏和东吴来犯,想要的得不到不说,或许还会遗臭万年,那就得不偿失了。

  诸葛亮也是一个很看好自己名声的人,既然在这个时机和实力都不具备的情况下,不能造反,还不如做一个忠臣良将,为自己博一个好名声。

  司马懿

  其次,司马懿的夺权是在生命受到威胁之时。

  司马懿不同,在曹魏做官,活得很是不容易。曹操想过要杀他,曹丕想过要杀他,曹睿想过要杀他,为什么呢?司马懿一是有大才,二是司马懿在所有的大臣中是威望最高的一个了,曹睿死后就没有人能够制住了,面对诸葛亮北伐曹魏的时候,还只有司马懿才能抵挡,但是诸葛亮一死,司马懿的也就只能退到幕后了,为什么呢?因为曹氏对司马懿掌握兵权不放心,岂不知卸任的司马懿依然能够号令三军。只是时机还不成熟而已,在曹睿死后托孤司马懿和曹爽,其意也是要制衡司马懿,以免大权独揽。起用司马懿也是为了保曹魏江山,因为此时的司马懿是以曹魏四朝元老的身份存在,无论能力和威望都是俱佳。但是曹爽以及曹氏家族的人都想司马懿死,为了活命,为了家族的人的命也只能是掌握好时机的时候造反以保命。

  诸葛恪

  最后,东吴托孤之人尽是弑杀之辈且少某无断。

  晚年的孙权在太子人选上犯了错误,以至于给吴国的内乱平添了不少助力,最后还在选择托孤大臣上犯了不该犯的错误,而使东吴走向了灭亡。诸葛恪这个人虽然有才但是也是一个容易骄傲自满的人,而且还刚愎自用,这些孙权都知道,或许是孙权的无奈,才选择了诸葛恪做托孤的首辅大臣。而孙峻也没有什么好名声,骄横跋扈,杀人如麻,诸葛恪就是孙峻设计杀害的,除掉了这个诸葛恪之后,孙峻就成了吴国的丞相兼大将军,更是忘乎所以、为所欲为。结果孙峻在一次北伐曹魏的途中病逝,从弟孙綝继承孙峻所有职务,成为了吴国的权臣。废孙亮,立孙休,看到孙休对自己不敬,还想着废除孙休以自立最后被孙休设计杀害。

  俗语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诸葛亮就算是一个,既然不能做权力的主人,就选择做权力主人的忠臣,流芳百年。但是世上不都是诸葛亮,不是每个人都是这样想的请选中你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