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的战略是什么?为什么要破坏孙刘联盟呢?
赤壁战前,实力排行:曹操>孙权>刘备。荆樊之战时,实力排行:刘备>曹操>孙权。实力排行不仅限于地理面积,还要计算君主个人势力声望。于禁那些曹操的老部下,投靠刘备没心理压力,就要排除国的概念,三位都不能代表国,只代表汉朝国下的三位大军阀。刘备通过对曹操的不断胜利,让曹操势力内的小军阀小门阀小地主等势力看到了不同选择,最主要还是赤壁之战打破了曹操不可战胜的神话。孙权本就是外主强上江东,势力组成大部分由当地门阀构成,下一个张昭一定会投靠刘备。如果不选择在刘备最困难时放手一搏,那么等曹操固守北方时,刘备顺着长江水步齐进时,孙权连夷陵之战的机会都没有。再者,孙十万在寿春生死一线,刘备得蜀望陇,关羽威震华夏,心态炸裂也正常,毕竟赤壁后刘备发展如同开挂。
刘备的战略从来不是伐吴,至多是南进交州,东吴士家门阀楼阁之深不亚于中州,名门自带部曲,向来是自保有余,攻城略地出兵不出力,如果曹操的鸡肋是汉中,东吴对于刘备就是鸡屁股。但是有东吴这个盟友在淮泗(淮河的一个大支流)搞事情是诸葛亮刘备北伐计划的一大依仗,事实证明吴蜀唇齿相依离不开彼此,但就算是蜀二世而亡,晋也是依靠在长江上游造船三路并进才灭了吴,吴单独防守荆州扬州的战线是可以自保的。刘备行为模式从来不是为了寸土短利放弃长远战略的人,不然也不会携民渡江放弃江陵,那样的刘备怕是在徐州或南阳就玩完了。汉中之战更能说明刘备的主要矛盾从来是曹操,能湘水之盟吃亏两郡半换一郡也要弃东保倍,在搞掉曹前最不可能背盟的就是季汉。孙权这贪图小利背弃盟友的耻辱是永远也洗不掉,不要拿来套刘备。
刘璋让刘备方面孤军深入,粮草全在他那,刘璋只是觉得自己吃定刘备了,想坐山观虎斗,刘备则是想着搏一搏,两方真实都目的心知肚明,又不是谁是白莲花。再者,根本不是自保问题,是蠢!只顾着眼前利益,本来吴蜀就是劣势,一偷袭,吴蜀整体实力更弱,联盟也崩坏了,吴面对魏国就更没胜算了。就好比,如果二战英法联军对抗德国,诺曼底成功登陆,眼看着要恢复和平,这时候法军突然偷袭英军,导致德国胜利。一想一下这种战略,就让人大跌眼镜。反之,如果这时候猛攻合肥,北上与公孙度合作,西边蜀国魏延,对凉州进行威慑
,再加上魏内部的支持,一年后,魏国战败是很可能的。
可能是孙策的水军真的是水军吧,面对平原上的骑兵真是弱,其他人都说一马平川最好推进。可孙权选择了自己擅长的,破坏了鲁肃,诸葛亮,周瑜,刘备多年的心血,还有汉室士大夫们最后的希望。孙权接手的除了城池,还有一众武将,文官和队伍。刘备接手过徐州,除了给一个称号,人才可能就糜兰糜芳加个孙乾?队伍就几乎没有,更过分的是,还是曹操要攻城的时候,根本就是烂摊子。孙权背刺盟友,可能第一次还说得过去,后面才是昏庸至极。蜀国丞相诸葛亮去世,第一个增兵的不是魏国竟然是盟友吴国。蜀国即将灭亡,盟友派兵过来,看看可不可以捡漏。把首都迁到南京打合肥,这么短的补给线,居然惨败,当初那么好的机会选择背刺盟友。别说盟友了,自己的大都督都不放过,三国刘曹孙三家都在他一人手上毁了。
事实上如果孙十万不背盟,最大的可能性是关羽北伐战线维持在樊城一线,因为关羽的兵力不足且已经长期作战疲惫不堪,根本无力再北上,而孙权如果有能力这时是北上徐州的最好时机,因为只要关羽不退甚至又打出战绩。曹操短期内只剩下防守孙权的兵力可以抽调了,如果这样孙权还打不下,那仅剩的变数就是一年后曹操死了。曹丕能否挡住孙刘的攻势,但无论如何,对孙刘来说形势都会比起事实上要好得多,只是到底是孙权更好还是刘备更好的区别,不过作为知道历史的后人,只要有点脑子就会知道大概率是孙权形势更好,因为孙权活了很久,刘备的儿子刘禅也活了很久。
江夏最核心的地方在于夏口,刘琦出任江夏的时候就是驻扎在夏口,包括后来刘备撤退也是前往夏口。但是赤壁之战后,在刘备见过孙权之后,后面有这么一个记载,说孙权准备入蜀,刘备听殷观的意见反对,然后就是这么一句:权不听,遣孙瑜率水军住夏口。这时孙权忽然就占领夏口了,湘水之盟时很可能是将江夏夏口之西的地区,全部交接给孙权。而夏口这个关键之地是在刘备见孙权之后,就忽然给了孙权,所以我倾向于刘备在见孙权后,就已经和孙权做了协议,拿夏口换南郡,这笔账对于孙权而言是不亏的。前面已经说了,夏口是两江汇集,有益于水军,也是重镇,换南郡还可以减轻孙权防线。
刘备的战略诉求是三分天下,三分天下不过是说得好听。三分天下说白了,叫2弱打1强。刘备是会守着这个原则的,倒不是他仁义,而是刘备一直都知道自己该干啥,不该干啥,除了夷陵那一次。但是孙权的问题是:我弱我就瞎乱打。东吴失去了周瑜鲁肃之后都是一群守成之人,没有争夺天下的眼光,周瑜有并刘备刘璋争天下的野心,鲁肃有联合刘备争天下的野心,吕蒙只有据荆州守成之心。孙策尚在的话,有周瑜跟鲁肃的辅助,搞不好周瑜就不用早死了,鲁肃也可能会迟点死,跟刘备那一伙结盟之后,可能会主导孙刘联盟,带着刘备一起讨伐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