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权力斗争有多残酷?三年换了2个皇帝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东晋的故事,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何充等人不满意的原因便是掌控荆州的庾翼太能折腾了。庾翼动不动就要北伐,这可跟朝中“清玄”的主流思想不一致啊。
这些世家大老爷们,想得最多的就是“不干事”。自己在江东舒舒服服地住着多好,干嘛非得打仗。
若是读《庾翼传》,会发现一个特点,那就是庾翼不断地来回转移驻地。有些朋友会疑惑:庾翼这是干嘛呢?其实从地图上看,东晋沿着长江自西向东的关键点便是江陵、夏口、武昌、石头城,这四个点。
在这四个点驻军,可以代表着不同的作用。江陵西防大成,北防后赵。夏口、武昌是建康的西部防线,若这俩点守不住,建康便只能依靠最后的石头城了。
换句话说,这几个点都是东晋长江防线的重点。庾翼转移诸地,既有为自己北伐做准备的打算,也有安插庾氏势力的想法。若庾氏彻底掌控了这几个点,那么建康就完全处于庾氏的控制之下了。
在江陵北方的襄阳,可以说是东晋与后赵的边防城池。庾翼率领大军驻扎此地,便是对后赵表明:我要打你了。
何充等人不希望开战,自然不能让庾翼驻扎到襄阳。一旦庾翼大军进入襄阳,即使不主动开战,后赵也可能会主动攻击。毕竟你庾翼率领大军,来到两国边界,难道是旅游的?
庾翼一旦与后赵开战,若引得后赵全力进攻东晋,那么世家便不得不支持庾翼了。庾翼可以战败,但决不能让后赵军打过来,这便是世家的想法。
何充虽然不同意,但庾翼的兵马都是人家自己招募的,晋庭管不住啊。庾冰知道自家兄弟此举,虽说是与后赵开战,但与“叛逆”其实无二了。因此当庾翼大军到了襄阳后,庾冰就以做庾翼后援的借口,从建康跑到武昌,不敢呆在朝廷中枢了。
庾翼的第一次北伐,算是取了场小胜利吧,但这时候整个晋朝的形势对庾翼却是越来越不利。先是晋康帝司马岳去世(公元344年),新皇帝晋穆帝司马聃继位。
司马聃是何充选择的继承人,而这时的司马聃仅仅2岁,也就是说晋朝中枢落入了何充的手里。庾氏在中枢与何充的权力平衡被打破。
若说司马聃继位,庾氏在朝堂上还有机会重夺话语权的话,紧接着庾冰的死便标志着庾氏失去了与最高权力层的联系。庾冰的的死对庾翼才是致命打击。
失去与中枢的联系,庾翼就得不到最新的朝廷政策与最新的情报,更失去了与中枢世家的联系。庾冰充当着庾翼在朝中的耳目,同时担任着庾氏与世家的纽带。没有世家的支持,庾翼将寸步难行。
不过庾翼的困难局势没有坚持多久,因为他自己在一年后(公元345年)发病死了。庾翼的死因很怪,说庾翼见到了一个类似方相(东晋时期的鬼神)的东西,不久后便背疽发作死了。
庾翼的死是不是很诡异?但若将这四年间,也就是342年到344年的事情捋一捋,便能品出东晋朝堂更诡异的一幕。
342年晋成帝司马衍去世,他的同母弟弟司马岳继位也就是晋康帝。成帝、康帝的母亲是庾亮兄弟的妹妹,庾氏有着外戚的身份。
庾怿是庾翼的二弟,在342年,他因为想毒死王氏的王允之(王导死后,王氏的掌门人),被成帝训斥,结果庾怿回到家中便服毒自尽了。
史上记载庾怿的暗杀手段极其低劣。他将一壶毒酒送给王允之,王允之将毒酒让狗尝了一尝,狗被毒死了。王允之就去成帝那里告庾怿的状,庾怿被训斥后回家就死了。
王允之让狗试毒的行为,说明王氏与庾氏已经是公开的敌人了,否则哪怕普通人送的礼,怎么会率先想到有毒方面的?
若王氏一直在防备着庾氏,双方如此敌视的状态下,庾怿还以“毒酒”如此低劣的手段暗杀王允之,没长脑子吗?
庾怿死的莫名其妙,王允之同样如此。在342年稍晚的时候,王允之便死了,没记载死因,只写着“卒,年四十。谥曰忠”。
王允之在死之前,与庾冰有过冲突,“(王允之)欲与庾冰言之。冰闻甚愧,即以恬为吴郡,而以允之为卫将军、会稽内史”,这其中有没有联系?
晋成帝在王允之死前稍早几个月,也刚刚去世。当时的朝堂围绕着让成帝的儿子继位,还是弟弟继位展开了一场争斗。最后庾氏赢得了胜利,康帝司马岳顺利继位。
从另一方面来说,穆帝即位,庾氏掌控大权,不久后王允之便不明不白的死了,其中有没有联系?
到了344年,仅仅当了两年皇帝的司马岳病重。这一次庾氏又与何充等世家,对继承人展开斗争。不过这一次是何充等世家赢了,庾氏的的权柄被削弱。
康帝死后仅仅数月,庾冰去世。第二年(也就隔着几个月)庾翼死去,死的原因都是莫名其妙(康帝死于庾翼北伐,庾冰出镇地方期间)。
342年到345年,死了两位皇帝,四位重臣(庾翼、庾亮、庾怿、王允之),而且都是死的莫名其妙。我们知道古时候的生存率低,但若顶层世家的人还这么容易死,那么普通百姓岂不是走个路都可能摔死?
庾翼、庾冰死后,何充利用桓温夺取了庾氏在荆襄的控制权,庾氏自此便没落了。
究竟真相是什么,我们已经不可考了,但其中权力的倾轧肯定少不了的。表明风光无限的世家,背后为了权力,究竟付出了什么?或许只有当事人才清楚吧。沦为权力的野兽,自古就不少,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