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北伐为什么始终不成功?南北朝因此乱了数百年!

  今天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东晋北伐为何始终不成功?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自永嘉之难后,晋元帝司马睿便在琅琊王氏的领袖王导的帮助之下建立了东晋延续了晋朝政权。在东晋一百多年的历史中,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门阀和皇族的争斗之外,东晋各路枭雄相继进行过北伐,祖逖、桓温、谢玄、刘裕就不说了,其余不知名的还有褚裒、庾亮、庾翼、桓冲等人,不确定统计的话东晋的北伐次数多达十余次。

  然而除了祖逖、桓温、谢玄以及刘裕在北伐之事上建立了功勋之外其余都无所建树,而这四人的北伐在略收成效之后便又班师回朝,以致于两晋南北朝的乱世持续了数百年。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东晋的北伐又数次屡屡破产呢?

  门阀以及皇权之间的斗争极为激烈,导致北伐功败垂成

  东晋北伐失败的一个缘故是皇权与门阀的斗争极为激烈,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在朝堂之上的斗争可以用“残酷”二字来形容,两方之间的争斗往往会损耗东晋自身的实力,从而导致北伐功败垂成,诸如祖逖北伐以及谢玄北伐。

  祖逖北伐之时士兵以及甲胄稀少,然而当时的情况对祖逖而言也是极为有利的:

  石勒和刘曜在河北之地斗的昏天黑地,根本无暇光顾黄河以南。

  在当时各地虽然有大大小小的坞堡主,然而彼此间也是毫不信任,这就为祖逖各个击破提供了便利。

  西晋此时灭亡不久,饱受胡人摧残的百姓还是怀念西晋的,这就为祖逖收服人心提供了便利。

  故祖逖北伐之时,看似是形势不利,但祖逖利用以上几点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土地,逼得石勒不敢南犯。然而在祖逖北伐之时,司马家与琅琊王氏的斗争也愈发激烈,司马睿本身是靠王氏家族登基的,其投桃报李的给予了王氏家族诸多的权力,因而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

  可琅琊王氏的权力一旦过大,其损害的必然是司马家族的统治地位。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司马睿便开始争取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为其所用:

  在政治上,司马睿利用刁协等寒族来制衡王导;

  在军事上,利用戴渊牵制祖逖使其北伐军队成为了其抗衡王敦的力量。

  我们不难理解司马睿的心情,任何一个君主都不愿自己的权力被分割从而使自己成为傀儡。然而他和琅琊王氏的明争暗斗消耗了自身的实力,本该抗击胡虏的北伐军队却成为了和琅琊王氏的斗争的牺牲品,从而导致祖逖忧愤成疾。随着祖逖的死其北伐大业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而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谢玄身上,“淝水之战”之后,庞大的前秦瞬间分崩离析,北方再一次陷入战火。东晋军队趁势收复了梁益二州以及黄河以南大片土地,并趁势向黄河已北推进,一度打到了邺城,可以说北伐形势一片大好。

  然而就在此时朝中接连发生了几件大事,首先就是桓氏家族的掌门人桓冲病逝,接着谢氏家族的掌门人谢安也在第二年病逝。而影响东晋中期朝局数十年的桓、谢两家由于在此之后没有可以扛起大梁的领军人物因而在此之后开始相继没落,其门阀的地位也逐渐下降。

  而孝武帝则为了收回一直被压抑的皇权开始对谢玄在北伐一事上进行诸多阻挠:

  收缴北府军,免除其北府军统帅职位;

  驳回其北伐之疏,将其从实权位置上剥夺。

  可以说谢玄的北伐失败也是由于皇权对谢氏门阀长期把持朝政的情况而感到不满,而孝武帝为了不让谢玄在北伐之时获得声望再一次威胁其地位,故而在北伐形势如此好的情况下毅然决然的终止了北伐,如同祖逖一样谢玄也成为了门阀和皇权争斗之下的牺牲品。

  门阀不支持北伐,北伐屡次功败垂成

  要说东晋时期北伐次数最多的当属桓温,其一生主持了将近三次北伐,除了第二次北伐其有所建树之外,其余两次都已失败而告终,尤其是第三次北伐的“枋头之战”,更是以惨败而告终。桓温的失败是多方面的:

  一个是他虽然具有一定的军事才华,然而在比起同时期的慕容兄弟还是有所差距;

  一个是他屡次北伐所带的人数都不多,在实力上根本无法对北方政权形成压制;

  然而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还是当时都世家门阀都不支持桓温北伐的举动,为何会这样子呢?因为北伐对他们来说毫无益处,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吃亏的都是世家门阀:

  屡次北伐都实行“土断法”从世家门阀的老虎嘴里拔牙,“土断法”是将原属于门阀的荫客编入户籍不再归其所有,而这些有了身份的荫客成为了北伐的主要力量,然而在当时的情况是这些荫客本身就是属于世家的“财产”,北伐无疑是动了他们的利益。

  无论是侨姓士族还是扬州土著,其所有的田产、财富、庄园早已安置在江南一带,因而对于那片故土他们早已没有了留恋,且当时北伐得到的领土频频易手的现象也让他们不敢把重心向北迁移。

  桓温的北伐一旦有所成就,那么其声望也会随着水涨船高,而桓氏家族则会成为众多门阀士族之中的庞然大物,那么其还是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存地位。

  因而基于诸多利益上的考量,当时的门阀对桓温北伐的行动都是处于一种反对态度,这就导致了桓温每次北伐都是处于一种孤军奋战的境地,其所能依靠的仅有其荆州之地,以一州之力抗击北方的胡人政权,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东晋一朝,门阀士族合力迫使司马氏皇权屈服,各大家族在确保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可以接受其与司马家共天下,但会不允许容忍士族独天下的局面,桓温北伐的失败就是世家门阀怕桓温北伐取得功勋从而威胁他们的利益,故而在北伐一事上北伐一直对桓温持否定态度。

  北伐动机并非收复故土,因而屡次北伐总以失败而告终

  东晋时期各路枭雄都相继北伐,然而除了祖逖是以收复中原为己任之外,其余的各路枭雄所北伐的目的都是不尽相同的,因而这种局面之下往往会尝到一点甜头之后便退兵,从而导致北伐功败垂成:

  庾亮北伐,其意在回归中枢:

  由于庾亮在苏峻一事商处理不当而引发了“苏峻之乱”,在剿灭叛乱的过程中又接连失利因而其被迫出镇地方。

  朝廷中枢权力则又一次由琅琊王氏所主导,而庾亮则为了挽回声望重回中枢便着手布置北伐之事,其本意则就是寄希望靠着北伐挽回声望从琅琊王氏手中夺回权力,然而随着其病逝其北伐大业也由此终止。

  桓温、刘裕北伐意在改朝换代

  桓温和刘裕二人是东晋时期的枭雄之一,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很像,他们两个也是力主北伐的主战派人士之一,然而他们虽然力主北伐,不过他们的目的却是一样的:都是寄希望于靠着北伐获取声望从而为禅代做准备,只不过所不同的是,桓温失败了,而刘裕成功了。

  因而以此为目的的北伐其动机一开始就不纯粹,可以说在这里面夹杂了太多的功利心,因而他们在取得了成果之后边匆匆离去导致北伐的功败垂成。

  北方胡人势力强大,北伐希望渺茫

  上述的几点都可以说是东晋北伐失败的内在因素,而还有一点外在因素是极为重要的:那就是北方虽然一直处于战乱之中,可是就算是战乱之中的北方政权其对东晋还是具有压倒性优势,就算是刘裕北伐时期,东晋的军事实力上了一个台阶,却也始终无法对北方政权形成压倒性优势:

  这种情况一个是由于当时的北魏正处于其事业的上升期,拓跋肆本人文才武略虽不及其父其子,但也算一代明君,更何况其还有当时的北方门阀清河崔氏的支持。

  东晋历次北伐都以步兵为主力,就算是北府兵亦是如此,然而步兵擅长攻坚,在广袤的河北平原之上这是极为不利的,而北方胡人擅长骑兵,尤其是随着马蹬以及重骑兵的大规模运用,在野战方面会对骑兵形成压倒性优势。

  因而在军事实力上南方始终是弱于北方的,纵然是以刘裕的文韬武略其击败北魏铁骑也仅能靠着多兵种协同作战的方式外加上地利上的优势才能击败北魏铁骑。

  而在经济上,南方东晋政权也并不占据优势,在当时南方还未大规模开发,东晋的经济中心只有建康周边的三吴地区以及荆州等地尚算可以。然而东晋末年孙恩、卢循起义以及桓玄之乱的爆发,导致东晋的经济中心收到了极为严重的打击,而军事本身就是要靠经济支撑的,北方虽然也一直处于战乱之中,可是广袤的河北以及中原地带本身就是那时候的经济中心。

  故而纵观军事实力以及经济实力,南方始终是弱于北方的,故而北伐的外在因素是北方胡人政权极为强大导致东晋北伐屡屡功败垂成,外加上东晋内部门阀、皇权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故而东晋北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其失败的可能。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